俗話說:「風水輪流轉」,氣候變化也是如此。去年夏季,大西洋及加勒比海的海溫偏高,又逢反聖嬰現象的影響,大氣的條件有利於颶風的形成,結果2017年大西洋的颶風,不論是數量或是強度,都高過原先氣象單位的預估。
颱風數量破表
最令人驚訝的是九月間連續出現了6個颶風,其中有5個是風速高達每小時180公里以上的強烈颶風,帶給加勒比海島國、墨西哥灣與美國東岸地區慘重的損失。
今年四月反聖嬰現象畫下句點,大氣的風場開始有了截然不同的型態,去年在大西洋出現令人瞠目結舌的場景今年就轉換到了太平洋。進入六月以來,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數量月月都破表,迄八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已經形成了20個颱風,並且同一時間可以看到3颱共存的畫面。
颱風的形成
颱風形成有三部曲:首先,炙熱的陽光提供充足的熱能;第二,海水表面的溫度因受熱上升到攝氏27度以上,蒸發出源源不絕的水汽;第三,豐沛的水汽不停地蒸發與凝結,促成能量的交換與傳輸,在風切微弱的有利條件下,很快就會孕育為熱帶低壓,進而成長為颱風。
全球每年發生颱風的數目約有80個,其中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由於海洋面積廣闊,高海溫的面積也比較大,生成的颱風最多也最強,平均每年約有26個;影響臺灣的颱風,就是發生在這個區域。1911年至2017年期間一共有365個颱風侵襲臺灣地區,也就是每年約有3~4個颱風侵臺,其中以8月最頻繁,次為7月和9月,因此這段期間是臺灣的颱風旺季。
暖化造成威力升高
颱風的危害在於強風、豪雨與暴潮。近年來地球持續暖化,過量的熱能儲存在大氣層、海洋及地殼表面,使得颱風的威力升高,豪雨更強,暴潮造成的破壞也更大。
2013年11月侵襲菲律賓中部的海燕颱風,最高風速曾達每小時315公里,強烈的風力及暴潮在菲律賓中部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死亡人數超過7千人;2009年8月肆虐南臺灣的莫拉克颱風,範圍大、結構強,暴風圈籠罩臺灣期間,颱風逆時針旋轉所引進的西南氣流帶來連續3天破紀錄的超大豪雨,造成2萬多處崩塌,近4萬公頃(約1.5個臺北市)的崩塌面積,所產生的泥沙相當於650座臺北101大樓之量(12億立方公尺),清理的漂流木達152萬噸;這些都是殷鑑不遠的可怕案例。
秋颱共伴效應
今年大氣環流情況十分特殊,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及大範圍的低壓帶交互影響下,雖然入夏以來颱風如雨後春筍般不住冒出,臺灣卻在颱風四處圍繞的夾縫中一一躲過,除了七月上旬的瑪莉亞颱風給北部地區帶來豪雨外,其餘的颱風都沒有對臺灣帶來影響,這是非常少見的幸運。
臺灣從每年九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此時,大陸冷高壓的環流使臺灣秋冬的東北季風盛行,臺灣南方若有熱帶低壓或颱風接近巴士海峽時,往往和東北季風相遇,共伴環流就會混合東北季風與颱風的冷暖氣流,產生大量水氣,配合臺灣地形的舉升,在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及東部產生鋒面,造成超大豪雨。如1998年的瑞伯、芭比絲,2000年的象神,2010年的梅姬都是惡名昭彰的例子。
做好防颱準備
颱風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天然災害,但如果在來臨前做好完善的防颱準備,就可將潛藏的災害降到最低。因此在平時就應做好相關的防災與治水工程,時時注意中央氣象局颱風預報與警報的資訊,颱風期間停止登山、海邊觀浪戲水等活動,居住在土石容易崩落的山坡地或溪谷邊,則應配合政府宣導疏散,以免遭受山崩或土石流的危害。
此外,也要儲備乾淨飲水,準備照明器材及乾糧,以備不時之需。期望在政府與民眾的共同配合下,順利通過颱風災害的嚴格考驗,維護我們生命財產與家園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