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專題之一》男足天賦難兌現 缺職業聯賽歷練

宋秉謙 2018/08/13 15:03 點閱 14083 次
中華隊U23新7號游家煌屢屢靠速度製造機會,是少數有突破威脅性的球員。(photo by 游家煌臉書)
中華隊U23新7號游家煌屢屢靠速度製造機會,是少數有突破威脅性的球員。(photo by 游家煌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宋秉謙綜合報導】針對亞運男足吞下慘痛的一敗,雖然出線之路仍未斷絕,但已能看出球員職業球賽的歷練多寡,將影響國際賽場上的表現,例如曾旅外的球員陳昭安的持球穩定度與其他U23球員有明顯的差距。然中華隊也有收穫,這2戰能看出U23球員並非缺乏潛力,游家煌與涂紹捷等新人在場上偶有佳作,年紀仍輕的他們將是未來中華隊的核心。

踢過職業的差別

雖然頭2戰對手都是強敵,但從內容中已能看出,中華隊的年輕球員僅有潛力,仍缺乏經驗與高強度比賽的鍛鍊。先論後防,2個邊後衛多次解圍失誤,清球不夠乾淨,更遑論隨意出腳而被過,後腰位置感差,讓中華隊的防守看似拚勁十足,卻沒有收到該有的成效,需要老大哥不斷收拾殘局。

攻擊手們把握機會的能力都不足,有著東南亞狂放球風的印尼防守站位雖有不少失誤,但我國小將屢失良機,僅有常年入選國家隊、曾經在中國甲級聯賽球隊效力的陳昭安能穩定控球,其他球員處理球都過於輕率。

只能靠旅外的老路?

缺乏職業聯賽的台灣若不思考將現行的半職業城市聯賽「轉正」,未來更多有潛力的青年球員仍得不到舞台與球賽歷練,潛力將難以兌現為實力。台灣足球恐回到過去的惡性循環:找尋旅外大放異彩的華裔球星,而不是從本土基層務實發展。

簡言之,足協與政府若無法痛定思痛,從根本解決缺乏職業足球聯賽的問題,只願意靠花小錢主辦低強度的盃賽刷積分,對整體足球發展毫無幫助。。

台灣不缺潛力新秀

本屆賽會的2戰亮點其實並不少,效力於航源FC的游家煌披上象徵邊路王牌的7號球衣,過去於青年國家隊的資歷豐富,游家煌最大的武器就是邊路突破的速度,是本屆中華隊少數有突破能力的球員。

中場球員涂紹捷更可以說是「越級打怪」,身為U19國家隊主力的他,在去年的亞足U19錦標賽中表現出色,本屆得到青睞,更被賦以先發的重任。雖然與大他4歲的對手與隊友同時在場上競技,但涂紹捷仍能展現出超過年紀的成熟球商,擁有良好傳球視野的他,若能接受完整的培訓,未來值得期待撐起中華隊的中場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