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腸病毒流行 醫:孕婦勿入公場所

蔡岳宏 2018/07/31 17:31 點閱 13125 次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31日受訪時表示,今年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6年來新高,尤其以新生兒最嚴重。(photo by Engin Akyurt via pixabay under CC license)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31日受訪時表示,今年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6年來新高,尤其以新生兒最嚴重。(photo by Engin Akyurt via pixabay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蔡岳宏台北報導】幼兒重症腸病毒流行為13年首見,已有6名新生兒死亡!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31日受訪時表示,今年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以新生兒最嚴重。臺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陳治平呼籲,準媽媽懷孕期間,應多洗手、減少進出公共場所,注意產前14天至分娩後,是否出現發燒等症狀。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提醒,出生7天以內的新生兒出現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應盡速送醫。

羅一鈞指出,今年累計2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6年來新高,其中以伊科病毒11型為主,且全為新生兒感染,9例病例中已造成6名新生兒死亡,為13年來首見。此外,今年已出現52例腸病毒71型散發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1歲多女童,7月中旬起因因發燒、肢體紅疹、肌抽躍等情形就醫,所幸經治療後已出院。

「伊科病毒或克沙奇B型病毒為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邱南昌醫師指出,新生兒可能透過產前母嬰垂直傳染,或生產過程中接觸受病毒汙染的母體血液、產道分泌物、糞便等,或出生後接觸腸病毒患者而感染腸病毒。新生兒感染初期會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未及時治療易演變成心肌炎、肝炎、腦炎等重症,民眾應留意出生7天以內的新生兒。

陳治平醫師提醒,準媽媽懷孕期間、生產前後,皆應做好手部及呼吸道衛生,減少出入人多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此外,若孕婦產前14天至分娩後,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肌肋痛等症狀,或家中有其他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

針對有症狀的媽媽是否能哺乳,陳治平表示,孕婦可先向醫師徵詢,如要哺餵母乳,建議改以奶瓶盛裝母乳,由家人協助餵奶,並留意擠乳時的手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