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得獎不代表從學術圈畢業,而是被賦予擔任青年學者領航員的重責大任。」科技部28日舉辦「106年度學術研究獎項頒獎典禮」,獲得最高榮譽「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的交通大學教授黃志彬不禁感嘆,現在台灣研究環境已不如過去自由,加上中國大陸的研究能量日益提升,導致年輕學者背負龐大的研究壓力,他期勉所有得獎者成為青年學者的領航員,讓台灣研究能量更凝聚。
獲獎最年輕僅34歲
「106年度學術研究獎項」今年共頒發「傑出特約研究獎」14人、「傑出研究獎」78名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44人。科技部長陳良基致詞時表示,「傑出特約研究員獎」幾乎要在學術界累積幾十年功力才有機會獲得,個個都是國內科研的典範,且要累積獲得2次傑出研究獎;「傑出研究獎」則是台灣所有學者夢寐以求的獎項,不只要在個別專業領域突出,國際上也要是頂尖才有機會。
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特別頒發給42歲以下的青年學者,今年共有44名得主,最年輕的是年僅34歲的雲林科大技術及職業教育所副教授吳婷婷,她謙虛的說,「如果音樂可以療癒人心,軍歌可提振士氣,那獲獎則成為她繼續向前的動力」,陳良基也期勉所有得獎者,除了表彰個人榮耀,期待他們成為各領域的典範,帶動團隊繼續成長,走向國際。
憂心學用落差大
獲得「傑出特約研究員獎」的交通大學環境工程所講座教授黃志彬分享,20多年前,台灣學術界以發表期刊論文為顯學,所有學者都努力發表學術論文,「記得當時清大教授李家同曾警告,再持續下去,所有工學院的學生都會變成科學家,無法成為工程師」,黃志彬說,現在許多電機系畢業生看不懂電鍍、機械系不會畫圖、資訊系不會寫軟體,「李教授的話看似危言聳聽,如今卻真實的發生了。」
黃志彬也提到,學術界執行研究的類型與主題沒什麼變化,大家一窩蜂做熱門題目,雖然好處是比較好拿經費,也容易發表、被引用,但他也不禁憂心,這樣的研究生態有利成就個人研究表現,卻對國家整體科技發展不利。
「得獎代表未來的責任更重大,就是擔任年輕學者的導師。」黃志彬感嘆,現在台灣的研究環境已不如當年自由,加上近年中國研究能量大幅提升,使得年輕學者的研究壓力非常大,因此,「身為特約獎的得獎者,不是畢業了,而是另一個任務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