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毒再起 台灣有心難出力(20180524-嚴震生)

醒報編輯部 2018/05/24 07:50 點閱 25732 次
剛果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我國因過去曾參與西非國家的救助,表態希望能幫忙。(photo by wikimedia)
剛果爆發伊波拉病毒疫情,我國因過去曾參與西非國家的救助,表態希望能幫忙。(photo by wikimedia)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嚴震生
文字整理:貝薈涵、孫啟梅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最近我國積極爭取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但一直受到阻撓。自從總統蔡英文上任以後,台灣連續兩年吃閉門羹,其實台灣對於國際間的各種防疫,是可以扮演幫助性的角色,但因為政治的關係,我國兩年來都被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之外,讓人感到痛心。

問題出在中國大陸不讓台灣用國家名義參加,請嚴老師先從政治外交的角度,分析有什麼方法,能夠解決世界衛生大會拒絕台灣的問題?

台灣入會關鍵在中國

嚴震生:台灣目前只能以一年一次的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過去8年也是以這個模式參加,這已經夠委屈了,現在卻連觀察員的資格也沒有,而台灣無法出席世界衛生大會,確實是國際社會的損失。

假使台灣能夠有艾滋病或伊波拉病毒的解藥、疫苗等,就能讓國際社會求台灣加入國際世界衛生組織(WHO)。最壞的方法是,台灣釋放一個病毒到國際社會,只有我們有疫苗,這樣國際社會也不得不邀請我們入會了。當然,我們不會如此做,但是如果台灣的醫療能夠達到對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水準,我們也不會被排除在外。

這次整個世界衛生大會過程當中,我們雖然積極參與,美國衛生與福利部部長阿查爾仗義相助,15個友邦也表態支持,但最終結果都是被否定,代表我們還是沒辦法克服國際社會的現實。

最近的路是北京

台灣參加國際組織最近的路還是北京,美國、日本等國沒有辦法,因為即使這些國家幫台灣說話,但若中國大陸施壓,最後結果還是一樣。我國外交部這一次還是有派遣所謂的遊說團,在日內瓦會場外跟其他國家的代表互動,也做了一些表態聲明,但是否能達成效果,值得存疑。

剛好非洲發生伊波拉病毒的疫情,這個疫情讓我們有機會表態說,台灣願意參與,因為過去在西非國家,主要是2014至2016年間,賴比瑞亞、獅子山跟幾內亞發生疫情的時候,我們有參與救助。這次病毒在剛果爆發,又有幾百人受到感染,讓人擔心是否會擴大疫情。

事實上,伊波拉病毒最早(1970年代開始)就是在剛果爆發的,附近的幾個國家都有過一些案例,包括蘇丹、中非共和國、烏干達等。伊波拉是剛果北邊、剛果河流域的一個支流名稱,病毒因此命名的。

沿用之前的疫苗

比如說,非洲最嚴重的狀況是瘧疾,所以大家就會努力尋找對抗瘧疾的方法,可是伊波拉病毒實在太少數了,所以就沒有得到重視。但2014年至2016年,西非各個國家如獅子山、賴比瑞亞、幾內亞都有好幾千人受到了感染。

美國才開始積極在病患身上注射血清、研發疫苗,這個疫苗對幾內亞的疫情控制滿有效的,所以現在就拿來對抗剛果的疫情。

外界希望疫情不要再擴大,但這個疫苗的量很少,所以它跟一般打流感疫苗不一樣,流感疫苗是還沒有感染之前施打,伊波拉疫苗則是被檢驗出是可能被傳染對象的時候,才能施打。

所以要找出接觸過病毒的人,這就要花很多時間了。幸好剛果不像西非獅子山、賴比瑞亞等是都市化的地方,所以接觸應該比較有限,然我們無法完全消滅伊波拉病毒,但至少有辦法來對付。

WHA不是非參加不可?

問:如果台灣要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以目前的國際現實來說,我們只能依賴中共的善意,這類情況不只是世界衛生大會,我們在很多聯合國組織都有這樣的困擾,台灣該怎麼樣突破困境呢?

嚴震生:事實上,台灣其實不必非得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可以透過其他管道取得醫療資訊,但如果我們真的認為有必要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那還是要跟北京打交道;如果不想受北京的氣,乾脆就不要參與。

假使有心參與,又不希望透過北京,那只能好好地在公衛醫療方面有十足地進步。目前台灣最值得驕傲的是健保制度,但這不是每個國家都需要的,如果能夠研發出對抗愛滋病、瘧疾或伊波拉病毒的口服液、疫苗,自然會受到國際重視,但這又需要台灣醫生在沒有邦交的情況下,前往環境艱苦的當地從事研究工作。

好好發展專業領域

問:嚴老師的說法使我連想到學生若不想靠作弊得到好成績,就要比別人更用功,台灣若不想靠屈辱自己的方式得到國際地位,就要在專業領域發揚光大,這樣即使被國際打壓、孤立,仍然可以透過出色的表現得到國際的尊重,其他國家有類似的例子嗎?

嚴震生:像瑞士本身不喜歡參加國際組織,但因為它的金融業全球是數一數二的,許多國際組織都認為不能沒有瑞士,如世界衛生大會也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主持人:新加坡也是如此,雖然是個小國,卻有不低的國際地位,台灣也要自立自強,設法找到自己的強項,謝謝嚴老師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