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民眾越幸福,森林面積就越增加!芬蘭研究發現,從各國的所得增加可發現,收入增加以及幸福感提升之後,當地農民會較重視土壤品質而捨棄一般土地,讓樹木可快速在閒置地方成長。
據《BBC》報導,赫爾辛基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在1990~2015年間,高所得國家森林蓄積面積年成長率為1.31%,中收得國家為0.5%,22個低所得國家則減少0.72%。研究人員考皮表示,「當一個社會能穩定成長,毀林就會自動消失,社會也能與森林達到平衡的結果。一個國家生活有品質,就不會剝削森林而是會加以保護。」
研究人員也指出,隨著各國開發程度提升,不是僅有二氧化碳量增加,世界各地森林覆蓋率也出現增加。歐洲、美國、日本與紐西蘭過去100年都出現增加,過去50年中國大陸與智利的林地也有增加。在1990~2015年,更有13個熱帶國家從淨森林流失轉型為淨森林增加。
但據《地球》報導,從聯合國的數據發現,在中美、南美、南亞與東南亞及非洲等地森林面積正在減少。最大減幅來自於奈及利亞、巴西與印尼。另外,研究人員也憂心指出,毀林正在生物性豐富的森林持續發生,面積增加的地區,屬於生物性較不多元的森林。
芬蘭氣象研究所研究人員黎波奈表示,「氣象觀測證實全球溫度與大氣二氧化碳都在提升,但研究發現,超過100年來,全球森林蓄積的改變幾乎與上述趨勢無關。」
研究指出,社會開發會刺激市場經濟轉而集中在好的土地上種植,農民捨棄邊際土地並移往城市。另外,技術的提升與高收成也會降低清除新的農業土地需要。
另一個因素則是當國家越富有時,較會進口利用天然資源生產的商品而非自行製造,例如印度就是最佳例子。當地1970~2010年森林面積增加,同時人口也跟著倍增。不過,汶萊是唯一富有但當地森林減少的國家。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PLOS One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