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貝薈涵台北報導】「我只有在模仿比較激動的人物,像是陳松勇或是學校教官時,血壓才會飆升到190。」節目主持人郭子乾15日受邀出席國健署記者會,示範測量血壓。他表示,12年前他三酸肝脂肪、膽固醇、尿酸都偏高,但建立運動習慣後,現在的指數都恢復正常。衛福部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民眾應規律測量血壓、改變生活習慣,以及積極控制血壓,以預防血壓高所引發的慢性疾病。
根據國健署106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顯示,18歲以上國人一年內有23.7%沒有量過血壓,其中18歲至39歲未量血壓的年輕族群更佔3成。隨著罹患高血壓的年齡逐漸往下降,國健署配合世界高血壓日主題「Know Your Numbers」,與台灣高血壓學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推動「2018五月血壓量測月」,鼓勵民眾前往社區藥局測量血壓。
「高血壓並不可怕,民眾對它要有正確的認識,並學習面對。」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古博仁表示,民眾一般不願意測量血壓,主要是因為他們擔心若測量出高血壓,就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有些高血壓患者也認為血壓控制到正常數值後,就不需要再服用藥物。他說,這些都是民眾對高血壓的迷思,透過藥局藥師的諮詢,能幫助民眾正確地認識高血壓,不再對健康問題視而不見。
高血壓帶來的慢性疾病有許多,像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等,並且這三種疾病分別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行第2位、第4為及第8位。王英偉表示,高血壓沒有症狀,需要定期檢查,才知道是否罹患高血壓,因此也被稱為「沉默殺手」。他呼籲民眾,掌握3C原則,也就是規律測量血壓(Check)、改變習慣(Change)與控制血壓(Control),做好自我管理。
王英偉表示,18歲以上民眾應每年測量血壓,擁有家族史民眾更應積極測量,而40歲以上民眾應天天測量,並追踪血壓控制情形。第二,民眾應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確保規律運動與良好睡眠,並減少高鹽飲食。最後,他也建議民眾可設立家中常備血壓計,每天自我監督並調整生活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