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毛上仁台北報導】不斷回想痛苦事件、失眠、易怒,可能已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指出,當人親身經歷或目睹創傷,特別是生命遭受威脅時,容易產生極度害怕、恐懼、無助感,若症狀持續未改善,應當留意可能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若感覺有此異狀,應儘早至精神科門診就醫治療。
常引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事件有,意外、關係者死亡、孩童時期遭受身體或心靈虐待、性侵害、暴力攻擊、戰爭、難產、自然災害、霸凌等。因下視丘、腦下垂體到腎上腺的內分泌系統異常,進而引發各種生理及心理不適的症狀,生理症狀包括頭痛、胃痛、氣喘、頭暈等,心理症狀則是憂鬱、焦慮或偏差行為、厭食或暴食等。
施佳佐提醒,若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可能已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建議到精神科門診就醫治療。
曾有一位22歲女性,因騎機車車禍導致骨折,休養復健過程竟出現易受驚嚇、恐懼、焦慮憂鬱、失眠、逃避退縮等症狀,無法一人獨處,並且看到車輛會害怕,更不敢再騎車或乘坐機車,家人得知後陪同就醫,確診診斷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目前穩定持續治療中。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主要分4大類,一、患者會不斷回想痛苦記億,夢見事件發生,並引起心理痛苦和生理反應;二、患者會避免與創傷事件有關的活動、地點、思想、感覺等;三、患者會事務失去興趣,與人產生疏離感,悲觀等;四、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過度警覺等。施佳佐提醒,若出現類似症狀,應儘早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