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模式,不是整天坐在辦公桌前都不動,往往忙了起來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8個小時下來非常疲倦,甚至有時晚上下班後還要應酬。
為什麼上班族需要健身?主要原因是,上班族上班坐太久,全身肌肉又僵又痠痛。請玲玲分享一下「上班族的健身之道」。
陳玲玲:健身非常重要,上班族若要健身,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沒有時間」。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必須要讓健身變成一種習慣。即使是非常忙碌的人,也要設法讓自己下班時,執行「20分鐘法則」,就是在20分鐘內做一些運動,例如可以做一些像體操之類,舒緩型的運動、或是在跑步機上跑一跑。不要只是攤在床上看電視,把時間看掉了。
「持之以恆」最重要
我自己是把運動健身看得非常重要,早上起床後,一定先喝一杯溫開水,然後在戶外走1個小時。我已經持之以恆好幾年了,所以「養成習慣」是最重要的,不要只是三分鐘熱度,走沒幾天就放棄了。好的習慣對身體有長遠影響。如果沒辦法像我這樣早晨運動1小時,不妨從下班後20分鐘內做做體操做起,但一定要持之以恆。
問:請教玲玲,妳這1小時內只走路嗎?有沒有思考公司的事?或是和家人聊聊天?1小時可是不短的時間成本。
陳玲玲:我是自己一個人走。重點是讓自己在綠地上曬一下朝陽,讓自己眼睛看綠色的東西。雖然也會想到公事,但不會太多,但有時有靈感突然出來,想到一些重要的點子,是之前沒有想到的。
早晨散步對我而言是很好的身、心、靈的洗禮。但有些年輕人實在無法早起,就用「20分鐘法則」,或是上健身房找個健身教練。教練用專業的方法告訴你如何健身,他甚至可以幫你打造一個完美的身材。因為教練最知道你的身體哪些部位需要訓練,所以把自己交給教練,持之以恆地運動,身體變健康了、身材也變好了。
善用健身app
陳玉芬:我自己要運動比較沒那麼容易,因為我也是上班族,工作很忙,尤其家裡有小孩,又有公公婆婆住一起,像我這樣的上班族,要找出時間給自己是很困難的。通常一回到家就要做飯、帶孩子、看孩子功課,等到孩子睡了,也已經11點了。如此還要找時間運動,明天一早再起來上班,實在不容易。
所以我認為,上班族要找時間運動是很難的。但是我認同玲玲說的,把運動當成一個目標,一個必完成的目標,如此每個人一定可以找出時間來運動。現在運動的情況會比以前好很多,像是有很多健身app,就算不在外面,待在家裡也能運動。
此外,也可以考慮「每天1萬步」。如果一開始無法這麼多步,可以從6千或8千步開始。現在每個人的手機都有計步器,可以利用早上或是午休甚至是去茶水間,多走路,累計步數,可以刻意在家中多動,或是提前一站下車走路,鼓勵自己要達到目標數。
如果白天達不到目標,晚上看電視時也可以活動一下。一開始比較困難,一周後開始習慣,也就容易了。此外,也可以跟同好,彼此競賽,互相督促,達到日走萬步的目標。互相激勵的效果也比較好,持續力也會高。直到完成目標了,夥伴們一起慶祝一下,讓活動變得有趣。
運動不拘形式
問:謝謝玉芬實用的建議,你剛剛提到,一個是找同伴,利用時間能動就動。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有健康就有一切,有了健康就像有個1,在後面可以累積很多個0,沒有健康這個1,後面再多0都沒用。
請玲玲提供意見,怎樣利用上班時間內運動,不要讓自己成為懶惰的「沙發馬鈴薯」。
陳玲玲:像是有的體操,在座位上就可以做幾分鐘,利用辦公室中零碎的時間拉筋,可以延年益壽,甚至老時也能不會有白頭髮。
問:我曾經聽過一位家醫科醫生,他說如果真的沒有時間運動,上下樓梯也是很好的。一天如果可以爬到12層樓梯,就等於走了5千步,這也是一個好方法。
剛剛玉芬特別提到每天要走1萬步,這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一旦開始就要堅持下去,要持之以恆。
上班族的健身之道,就是提醒我們,在我們工作的時候,一邊做運動。請教一下玉芬,有的老闆,很重視運動,也帶動他的員工一起做運動。因為員工的健康,就是公司的營運保障。
大公司的運動文化
陳玉芬:這個想法非常好。老闆要能留住員工,就要考慮到員工的身、心、靈平衡。
以我的公司來說,每一年會在每個國家分公司中找到一個員工,去歐洲總公司做三鐵競賽。我們會請教練,來協助員工完成競賽。每個人每年有280公里的目標,可以透過不同的項目如跑步、走路、游泳、騎單車來進行。我們員工可以下載公司內部的運動專用app,紀錄運動狀況,員工們可以在運動上彼此趣味競爭。
去年我們公司的第1名和第2名,一整年所有的運動加起來,共超過有4千多小時的運動,這就是公司股利。我們公司會捐出相對公里數的金額,給弱勢團體。因此我們說,「員工跑一公里,公司就幫你救一個孩子。」因此我們也會為了孩子多跑一點,成為公司的善良循環。到最後,我們都不再為了300公里的目標而運動了。
像很多日商公司,一進公司就做體操。我們台灣人曾經覺得很奇怪,又不是學生,怎麼一進公司就做體操?而且睡完午覺又做體操。但其實做體操有叫醒瞌睡蟲的功能,這些活動可以讓我們工作更有趣一點,也能把運動帶進日常生活中。
如果公司放寬彈性,接受網球或其他運動,以時間取代公里數,登記在app中。這樣的公司運動文化,既能競賽又能達到做善事的目標,也能讓員工的向心力提高。
問:請玲玲補充一下,一般公司鼓勵運動的部分。
小公司更易落實運動
陳玲玲:有些公司福委會裡有很多社團,像羽毛球社、網球社、籃球社、越野車隊。下班時各個社團帶開去做運動,這是一種辦公室推廣運動一種很自然的方式,員工間也能有凝聚力,大家又健康。
問:像台塑每年都有運動會,以前王永慶都會親自主持。但剛剛提到都是大型公司的情況,那麼小公司人手不夠,也沒有福委會,如何讓自己在上班時多多健身。
陳玉芬:其實小公司反而可以做大,為什麼呢?小公司很多想法都是老闆說了算,而且也有很多器材占地不大,像輕型跑步機或是飛輪,放在公司角落,有人提早來或是晚離開,就都可以去使用,每次10-15分鐘。老闆也要鼓勵,不是說不上班就去跑步,而是稍微運動一下,小公司是可以落實的。
健康比財富更重要
問:上班族真的需要有一個好的健身習慣,《聖經》上說,就算你賺得了全世界,若賠上自己生命,又有什麼益處呢?前奧運選手紀政非常強調「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她以前接受訪問時曾提過,葉財記建設董事長非常富有,台北市敦化南路、信義路整排房子都是他們的,但他身體不好,只能以輪椅代步,他曾跟紀政說過,只要誰能夠讓他雙腳站起來走路,隨便哪塊地送給對方都沒問題。
可見每個人能夠走路都是恩典,有再多金銀財寶,不如有一雙健康的雙腿,能夠自由自在地走路。另外一個例子是,總統府前副秘書長張祖詒已經高齡101歲,他還不用拄枴杖、坐輪椅,而且每個禮拜都打高爾夫球,最近還出書談旅遊之樂,可見保健身體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先請問玉芬,上班族若不把健康顧好,特別是負擔家庭經濟支柱的人,後果應該很可怕吧?
別等住院才顧身體
陳玉芬:健康真的很重要。我有一位外國朋友原本體重大概150公斤,年紀大概40歲出頭,還算年輕,平時精神看起來也不錯,動作也頗靈活。但我有一次去他的國家旅行,聽聞他因為心臟問題住院了,他自己也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嚇到,這是去年底的事情;但今年再見到這位朋友,變成我嚇壞了,因為他只花了將近9個月的時間就減掉半個自己,從150公斤到80公斤。
他的方法是靠運動和飲食調整,也有請營養師協助。原本他平時最愛吃的零食是MM巧克力,上課也會吃一點糖果,所以糖分攝取量相當高,後來他就戒掉糖分,變成早餐吃優格、午餐吃水果、晚餐吃大量蔬菜與雞胸肉,再搭配自我要求與運動成效,搖身一變成超級型男。
大部分人到了住院才會恍然大悟自己身體出狀況了,也在危險族群名單之內,然後再來關心、照顧健康,所以平時的健康檢查與自我檢查身體是否有出現警訊,都是很重要的動作。
壓力是健康隱形殺手
問:如果不好好照顧身體,它會反撲、抗議;反過來說,如果有好好維持健康,也會看到成效,玉芬的朋友從150公斤減到80公斤,真的是非常大的變化,可見只要有毅力,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但除了身體健康,上班族的心理壓力也很大,可能來自業績、公司經營以及與同僚上司的相處,這方面請玲玲分享。
陳玲玲:其實很多疾病的來源都是壓力,它是健康的隱形殺手,你根本無法預料它會讓你罹患什麼疾病。最明顯的是,人壓力大的時候,免疫力就會下降,開始生病,吃藥沒有成效或者經常反覆感冒等。
假日抽離工作
上班族學習與壓力相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認為,假日不應該繼續處理公事,抽離工作,得到身心平衡,去接觸能夠令你感到喜悅或擁有正面能量的事情,給自己放鬆、愉快的時間,這之後再回歸工作也會比較有精神。
另外,碰到壓力的時候,要正面思考,學會給自己休息的時間,去處理情緒、管理壓力,這對每個上班族都很重要,因為壓力帶給人體的傷害是大家想像不到的。
問:很多老闆都放不下心,假日也在想公事,假日不加班是很好的建議,可以去教會唱歌、與親戚朋友敘舊,脫離原本緊張、忙碌的生活狀態。請問玉芬,上班族應該如何運用假日?
要求完美沒有止盡
陳玉芬:壓力其實是來自於你希望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完美,但「完美」是沒有止境的,我的方法是把假日和平日的工作分開,譬如假日的工作是買菜、繪畫或跟家人聚餐,這些事情也需要思考規劃,可以把他們當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嘗試新的事物,如與家人聚餐要吃哪家餐廳?讓生活多樣化一點。
很多人都是沒有工作就不知道該怎麼生活了,所以要讓一個把大部分時間都放在工作上的人不要有工作壓力,這是滿困難的事情,必須練習轉換思考,如周休二日如果不工作,其實對公司的損害也不大;假日不加班,那件事情也並非就不能解決。
對很多人而言,工作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畢竟投入這麼長的時間,而且人生的成就感幾乎都來自工作,必須學習管理生活、轉變對工作的想法,才能夠將工作與生活區隔開來。
電影進入另一種人生
問:如果你是工作狂,不只規劃公司的事情,也可以規劃自己如何更有效率地應用假日。所謂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人不可能一直都在跑馬拉松,中間一定要停下來休息一下,才能繼續累積能量往前跑。
剛剛玉芬提到壓力來自事事要求完美,但人畢竟不是機器,有時候還是應該多愛護自己一點,不要太虐待自己,陷入一種工作的惡循環。請玲玲分享紓解壓力的方法。
陳玲玲:我自己紓解壓力的方法是看電影,因為電影會讓我進入另外一個人的人生,例如看一個中世紀的電影,就好像進入中世紀的時代,抽離工作,在電影過一次不同的人生。
電影裡也有音樂、藝術、以及哲學思想,觀賞的過程中很享受。看完電影人也會變得很輕鬆。另外,聽音樂,或是到大自然散步,看看綠地藍天,都非常有幫助,或者也可以跟好友聊天,對方可以傾聽,並給你一些建議。
轉換場景紓壓
問:我的抒壓方式就是做義工,跟中輟生或是花蓮被保護管束的孩子分享經驗,體驗另一種生活。每天忙碌工作,假日就去看些長輩,關懷社會邊緣、或是有需要的人,也是一種重新得力的方法,畢竟場景的轉換,就是一種休息。不曉得玉芬,怎麼樣來抒壓?
陳玉芬:我非常同意轉換不同場景這件事,因為許多人每天都是工作、家裡,抽離不出來。我記得當我要晉升總經理時,老闆跟我說,「你一年裡有那麼多休假,你必須要休假。」他的意思是說,三個月就要給自己幾天的休假,休假的安排必須是階段性的。
一開始,我不明白,因為我們都習慣很認真地工作,若有什麼事,就請半天假處理,或是到週末再來處理,為什麼要三個月休一次假?對許多長久在台灣工作的人來說,會覺得好像沒有必要。即使休假也是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尤其是在大企業裡,是沒有辦法休假的。
休假平衡身心
但後來我發現,這其中有兩個道理。第一,每三個月休一次假,其實是可以人完全地休息,因為是名正言順地把工作放下,而且是被要求休假,所以就不會有罪惡感,覺得「唉,員工在做事,但我怎麼在休假?」這是心情上的休息。
第二個部分,其實可以藉此檢視公司若一週沒有你,會不會怎麼樣?大部分是不會怎麼樣的。在休假的同時,你不單放鬆了,而且對於下一個三個月,你會有其他的期望,就不會好像工作永遠做不完。所以我也會建議讀者可以這樣做,讓自己有一個切割的空間,對心情上與工作上的平衡會比較好。
問:全美國都可以接受他們的總統去戴維營休假,大家也覺得這很重要、很正當。換言之,休假已經成為一個文化,對於上班族也是很重要。最後,玲玲有沒有什麼話,可以作為一個結論?
陳玲玲:轉換場景對每個人在休息上都有幫助,可以看個電影,或做一些公益活動。當然還有旅行,例如像到日本北海道看雪。這對每一個人的身心靈都是有幫助的,是很好的休息和抒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