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黑鷹打撈有困難 飛安會:3個月內完成

洪進安 2018/03/22 16:25 點閱 13418 次

【台灣醒報記者洪進安台北報導】「黑鷹直升機已確認訊號,到底何時才能完成打撈?」針對今年2月5日空中勤務總隊黑鷹直升機,於蘭嶼機場起飛後失聯,立法委員鄭寶清22日針對飛航安全在立法交通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時詢問,飛安會主委黃煌輝對此表示,水深1000公尺的地方,需要高科技打撈,盼能在2至3個月完成打撈。

黃煌輝強調,海上打撈相當困難,該黑鷹直升機依照訊號偵測已確認殘骸位置,但水深1000公尺要承受100大氣壓,纜線探進深海可能被氣壓折彎,要準確探知極為困難,希望在2至3個月內完成打撈。他也指出,定位完成後,深海潛水器下去拍到照片、座艙,確定位置是正確,內政部已經發包進行打撈作業,打撈起來之後,責任將歸回給飛安會調查。

關於黑鷹直升機執行蘭嶼醫療後送,卻在起飛3分鐘後墜海,鄭寶清也質疑蘭嶼機場安全性,他特別提出,蘭嶼機場事故主要是因為蘭嶼機場位於西北方,只要受東北季風影響,風切時常會讓飛行員無法對準跑道,且蘭嶼機場沒有夜間的輔助設施,希望能將機場遷到蘭嶼東方。交通部次長范植谷回應說,近期會去蘭嶼實地看情況,並做深入研議,盡速改善。

根據飛安會統計,台灣近10年的飛安現況,渦輪螺旋槳飛機事故率呈現下降趨勢,但因2014年和2015年不幸發生二起重大事故,近10年全毀平均事故率提高為每百萬離場約3.16次,引起航空界高度重視,不論管理面、執行面或調查面,都應全面調查。

至於渦輪噴射定翼機平均全毀事故率,則由10年前的每百萬離場發生2.73次,2017年降至0次,也是台灣近年來首次渦輪噴射定翼機10年平均全毀事故率降至0次,顯示非事故調查與飛安改善仍有相當成效,但也不能因此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