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花很多力氣採訪有關地震險的新聞,會想到寫這個主題,是因為我的畢業論文剛好是寫台南地震,在分析當時地震後一個月的新聞報導後發現,民眾遭遇天災過後的風險意識是隨著新聞報導而有所起伏,通常在事件過後一周,議題會從救災行動逐漸導向究責或預警。
當時論文其中一個發現是,媒體在災難中扮演的角色,不僅是災情的訊息傳遞,而是在天災過後,透過報導傳遞民眾對風險的認知,從關心自己家是不是住在斷層帶附近、建築物屋況到有無投保地震險等,當人們越了解災難,隨著新聞議題的發展越會產生不安全感,但有所畏懼並不是壞事,也因為有著畏懼的力量,才能促使人們回過頭關心居住安全與保險觀念。
沒想到,記者生涯才半年,就經歷報導災難的過程,也算是個檢視研究的機會,也慶幸身為醒報記者,不須一窩蜂追逐家屬焦急痛哭、受害者的生平等個案,而是報導如何從這次災難記取教訓,不管從建築法規的政策面檢討,還是民眾應具備的保險觀念,都是在悲傷情緒過後要重視的問題。
今日成果:
1依法休假抗爭滿周年 台鐵挨批無誠意
2買年貨恐偷斤減兩 4成市場無公秤
3花蓮震後重建 內政部三管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