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ING》有溫度 邀觀眾上台共舞

楊蕓 2018/01/24 18:28 點閱 8279 次
《BECOMING》的10位舞者以優雅輕柔的舞姿,從手掌、手背到腳掌,看似緊密靠近卻沒有肢體碰觸,如黴菌的菌絲般不斷滲透、牽連。(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BECOMING》的10位舞者以優雅輕柔的舞姿,從手掌、手背到腳掌,看似緊密靠近卻沒有肢體碰觸,如黴菌的菌絲般不斷滲透、牽連。(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在輕柔沉穩的配樂中,台上10位舞者以優雅輕柔的舞姿,從手掌、手背到腳掌,看似緊密靠近卻沒有肢體碰觸,藉由彼此的溫度即興決定下個舞步。台灣舞蹈空間舞團與歐陸最紅編舞家伊凡.沛瑞茲共同製作的《BECOMING》,已在歐洲巡演10場,3月16至18日將首度與台灣觀眾見面,於實驗劇場演出。

「與其說這是一支舞蹈,比較像是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的溝通過程。」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平珩受訪時感嘆,現代人常常說話詞不達意,也習慣手機傳簡訊時沒有語氣或符號,但這不是真正的溝通,希望透過舞蹈的詮釋,讓一般人以為不能對話的肢體,領悟到從人與人之間的溫度、距離,不一定要有肢體碰觸,就能感受到對方想要說什麼。

其實這段演出在歐洲巡演時,只會有3位舞者在舞台上,到了台灣則擴充至10位舞者,舞者是否更難找到自己的定位?平珩笑說,10位舞者的確更複雜,每次轉換都考驗著舞者當下的決定,「就像每個人在社會網絡中找到進退應對的模式,舞者則是藉由不同組合,找出自己的位置,也許無意中成為團體的發動者,下一刻又會變成團體中的跟隨者。」

特別的是,觀眾除了能靜靜欣賞表演,還有機會親自上台與舞者共舞,體驗人的「溫度」。平珩表示,演出前會開放幾名觀眾上台與舞者互動,「因為真正的『感覺』不只用眼睛看,而是要親自體驗,鼓勵當天觀看演出的民眾,能打開全身所有的感官,與舞者一起呼吸。」

「舞者間的關係就像是黴菌的菌絲不斷滲透,將舞者牽連在一起,所做的每個動作都靠著細絲彼此牽引,最終會長成什麼樣子或者去哪裡,也都在這些無形的牽引中,如變形蟲般無法捉摸。」平珩表示,這也是表演被命名為《BECOMING》的意義,代表著這是一個「進行式」的過程,舞者、觀眾都能各自找到能觸動內心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