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不要再要求學校寫計畫了!」民進黨立委蔡培慧疾呼,尤其在人力已經不足的偏遠學校,教師還得兼行政職,龐大業務量已讓教師疲憊不堪。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21日則提出構想,未來補助計畫朝項只要提出總體性的學校發展計劃即可,也研議讓一定比例的補助經費不必透過寫計畫撥款,讓學校把經費運用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
蔡培慧表示,學校經費來源不只教育部,像是環保署有環境教育、農委會有食農教育等,許多計畫散布在各部會主責,她建議,各項計畫都應彙整到教育部主管,不要再讓學校以「個案」提案,且只要提一個「年度計劃」就好。學者侯世昌則觀察,許多學校為了爭取經費,並沒有認真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甚麼,只要看到有計劃、知道有錢拿,就拼命去爭取。
「行政業務量要以減法思維考量,避免增加教師負擔;但補助卻要用加法思維。」教育部國教署長邱乾國回應,過去補助計劃確實太多,也同意不應再用「計畫別」的思維提供補助,而是要以「學校別」思考各校需求,未來將以「單一學校發展計畫代替各項計畫」作為努力方向。
邱乾國進一步說明,例如偏遠學校有10個補助項目要申請,但希望未來不要再讓學校一一寫計畫申請,只要提出總體性的學校發展計劃即可,雖然後端審核會更複雜,但應能減少學校負擔,「否則有10個計劃,就會有10個核定、10次撥款、10次核銷,沒有一個學校受得了,未來會努力走向1次核定、1次撥款。」
「然而,不管補助計畫怎麼訂,都無法顧及所有需求。」因此,邱乾國也提出新構想,將研議讓補助的某個部分「留白」,也就是這些額度是「不限項目」補助給學校,讓學校能本位思考,運用在自己最需要的地方,避免學校為了拿經費,即使沒那麼需要計畫也去申請,增加行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