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心芸隨手拉一段魏奧當的《中提琴隨想曲》,飽和而細膩的抖音、豐富的和弦,將中提琴的飽滿音色詮釋的淋漓盡致。(photo by 洪進安影片截圖)](/system/assets/images/000/039/045/big/%E5%9C%96%E8%AA%AA%EF%BC%9A%E9%BB%83%E5%BF%83%E8%8A%B8%E9%9A%A8%E6%89%8B%E6%8B%89%E4%B8%80%E6%AE%B5%E9%AD%8F%E5%A5%A7%E7%95%B6%E7%9A%84%E3%80%8A%E4%B8%AD%E6%8F%90%E7%90%B4%E9%9A%A8%E6%83%B3%E6%9B%B2%E3%80%8B%EF%BC%8C%E9%A3%BD%E5%92%8C%E8%80%8C%E7%B4%B0%E8%86%A9%E7%9A%84%E6%8A%96%E9%9F%B3%E3%80%81%E8%B1%90%E5%AF%8C%E7%9A%84%E5%92%8C%E5%BC%A6%EF%BC%8C%E5%B0%87%E4%B8%AD%E6%8F%90%E7%90%B4%E7%9A%84%E9%A3%BD%E6%BB%BF%E9%9F%B3%E8%89%B2%E8%A9%AE%E9%87%8B%E7%9A%84%E6%B7%8B%E6%BC%93%E7%9B%A1%E8%87%B4%E3%80%82%EF%BC%88photo_by_%E6%B4%AA%E9%80%B2%E5%AE%89%E5%BD%B1%E7%89%87%E6%88%AA%E5%9C%96%EF%BC%89.jpg?1511255646)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對我來說,『音樂』才是真正能溝通的語言。」中提琴家黃心芸回憶赴英求學時的點滴,21日在記者會上數度流下淚水,而她的感性也讓音樂充滿感情,在她細膩的弓法下,似乎也正藉由音符訴說自己的人生故事。25日她將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卡爾‧尼爾森《太陽神》序曲、巴爾托克《中提琴協奏曲》、楊德賢《悲歌》和西貝流士《第5號交響曲》。
21日記者會上,黃心芸先隨手拉一段魏奧當的《中提琴隨想曲》,飽和而細膩的抖音、豐富的和弦,將中提琴的飽滿音色詮釋的淋漓盡致,在黃心芸的細膩弓法下,音色沒有小提琴的高音尖銳,也有別於大提琴的低沉呢喃,她所拉出的音符,溫暖卻又帶點悲傷,隨著樂音的高低起伏,彷彿訴說故事一般的真摯。
黃心芸年僅14歲時就前往英國曼紐因音樂學院學琴,「我現在仍常想起在台灣成長的點滴,以及在國外求學誤打誤撞的日子。」表演完後,輕輕地放下中提琴,黃心芸一開口就陷入回憶。「我一個愛吃滷肉飯的台灣女孩,卻要獨自到完全沒有中文的英國生活。」說著說著,她沉浸在異地奮鬥的辛苦回憶中,忍不住流下淚水。
「對當時的我而言,只有『音樂』是真正能溝通的語言。」黃心芸邊拭去眼淚邊說,憑著這股意念,她堅持下來,走出她輝煌的音樂之路,更於1993年在慕尼黑國際音樂大賽獲獎,站上國際舞台。
這次黃心芸將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巴爾托克中提琴協奏曲,這首是中提琴家William Primrose特別依照中提琴的音色所譜的曲子,經由黃心芸精湛的詮釋,更被德國《柏林晨報》評為「充滿能量」、「慢板樂章聚合了光輝、抒情的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