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隔一里資源差千里 「不山不市」學校超克難+台大不跟進甄選入學趨勢 明年考試分發仍占4成

楊蕓 2017/10/25 07:58 點閱 10164 次

一、隔一里資源差千里 「不山不市」學校超克難
http://news.tvbs.com.tw/life/797299
屏東縣近來流行「不山不市」的學校新名詞,它距離市區有點遠,卻又不是山區的原住民學校,相較於市區資源多、山區關愛多,不山不市的學校只能靠自己。
因為官方的補助,多半根據學生數及班級數,像是電腦設備維護,6班以下3萬元、24班以上15萬,不靠市區的小學校當然沒有市區多;受到的關愛也不及偏鄉,以每年的房屋修護為例,平地3萬、山區離島3萬8,原住民的學校還有中央原委會力挺,民間企業也偏愛捐助山區學校。

回應:社會在關注偏鄉資源不足時,大多聚焦在深山或是原住民學校,企業通常也偏好在山區學校做公益,然而也造成處於模糊地帶的學校,既得不到補助也沒有企業帶頭引發社會關心,成為被遺忘的一群。因此,如何定義「偏鄉」攸關政府資源補助,如何公平分配?立院25日審《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草案》應會有不少的討論。

二、台大不跟進甄選入學趨勢 明年考試分發仍占4成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2776624?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教育部公布107學年大學招生名額,其中繁星、申請等甄選管道,已成多數校系招生主要方式,11所頂尖大學中,尤以清大甄選入學比率最高,將近8成,考試分發僅剩2成。
至於台大,明年度考試分發仍占一定比重,甄選入學比率相對不高,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表示,甄選入學不利弱勢地區學生,考試分發會是較公平的方式。

回應:針對「申請入學」和「考試分發」,台大認為,因申請需要準備備審資料,對參與課外活動機會少的弱勢學生而言較不公平;然而考試真的比較公平嗎?有另一派的說法是,學生是多元的,若只用一次性、相同的標準(成績)去評斷,也是另一種不公平。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