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之下,魯蛇何去何從?(20171022 經濟學人)

邱慕天 2017/10/22 18:22 點閱 1203 次

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
全球化之下,魯蛇何去何從?

全球化經濟理論認為,既然資金與發展機會總是向貧窮地區移動,那麼區域的不平等現象應該會隨時間慢慢被抹平的。但這個理論卻在21世紀的貧富差距指數上極度失真。

近期網路論壇有人探討台北學習資源是否真的遠勝台灣其他地方,《經濟學人》則指出一個在舊金山底層(家庭收入末2成)的孩子,未來都比底特律的孩子多出1倍機會躋身至頂層財富人口(家庭收入頭2成)。

類似的狀況在倫敦也發生。經濟學在此印證的理論是「馬太效應」:全球化下,任何東西只要規模龐大,就更有機會變得更大。例如大企業收集大數據,而數據本身的龐大,就更能得出有效的大數據分析、訓練出學得更好的人工智能。

同樣地,你我在選擇社群網站服務、找直播台觀看時也是「西瓜偎大邊」:找人最多、最熱鬧的。所以任何領域在開放競爭中,都是形成寡頭寡占集團,其餘的都是輸家。

此外,《經濟學人》也發現,「雙薪家庭增加」、「(都會)房價飆升」都是歐美普遍的現象。同時,不論是社會福利、養老金的政策設計方式,都傾向要人在同一個州郡終老,而不是往能有不同發展的地方移動。

本質上,我們當然希望一些人才能夠留在區域幫助發展,以免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然而非大都會區真正需要的資源是科技建設與創新型態的工作機會,而不是用福利政策把僵化的人力資源留住。

當今的左派多半一味強調該繼續增加福利,右派則認為要更開放自由競爭,但《經濟學人》認為兩者都只聚焦在「人」身上,沒有正視「區域」與「人」發展的連動關係。

因此若以發展區域的角度,應該考慮由中央提出一些前瞻投資項目(如設立研究中心、應用研究機構),由各地方政府憑著各自提出的政策讓利與規劃願景來競標。

如此一來,帶有新創火車頭性質的投資專案,就有機會扭轉地方市鎮的產業體質,年輕人才不會落入「非要湧向都市或先進國家才能發展──但又被其房價物價壓得喘不過氣」的惡性循環。
https://www.economist.com/news/leaders/21730412-time-fresh-thinking-about-changing-economics-geography-right-way-help-decl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