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安人才荒 政院擬成立資安服務團
https://goo.gl/7FZA4g
行政院資通安全處長簡宏偉表示,為了因應政府機關的資安人才荒,今年初起規劃成立「資安服務團」,一團10人左右,預計先成立2團,將先進駐資安層級度較高的「A級」政府機關,包括五院和中央二級機關等20幾個部會,協助各部會建立資安防護、資安管理及緊急通報機制。目前正在訂定相關配套措施,希望明年上半年開始巡迴進駐,將先找一、兩個機關試辦,進駐單位以8大關鍵基礎設施(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交通運輸、銀行與金融、緊急救援與醫院、中央與地方政府機關、高科技園區)的主管機關優先,如交通部、衛生福利部、經濟部或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
回應:科技日新月異下,資安問題早已不容忽視,如今政府將規劃資案服務團前往各個A級機關,協助建立資安防護等機制,對各界來說應屬好事。然而這些在資訊前線的資安人才,直接接觸政府內部資料,是否可能有洩露資訊的疑慮,可再關注。
2.空汙費成「贖罪券」 學者建議砍掉重練
https://goo.gl/FMDQmS
政府每年徵收空氣汙染防制費,空汙基金累計徵收逾千億元,「紫爆」天數有增無減,空汙問題更加嚴重。學者表示,空汙費連汙染的健康風險代價都沒搞清楚,必須「砍掉重練」。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直言,空汙費是透過經濟誘因逼使汙染者改善, 但廿二年來,空汙費似乎成了汙染者的「贖罪券」,錢繼續繳,汙染也未見明顯改善。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說,正在修正空汙法,今年底將修法擴大空汙費徵收對象,也增加「跨區防制」彈性。例如新增每五年要重新檢討地方的汙染防制計畫書,送中央審查,縣市也必須找鄰近縣市一起討論汙染防制計畫,像雲林縣就可把下風處的彰化縣納進防制計畫。
回應:空汙費已徵收多年,但空氣品質似乎未見顯著改善,環保署年底將修法擴大空污費徵收對象,然而只是不斷加重處罰,並非治本之道。在修法之外,應好好發展綠能科技以代替原本會產生很多廢氣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