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籲增青年教職 成就高教大樹

楊蕓 2017/09/27 16:29 點閱 14369 次
高教工會27日聚集教育部前,為象徵不受教師法保障的「專任助理教授、專案教師、博士後、兼任教師和研究助理」種子盆栽澆水,呼籲改善高教工作機會與勞動條件。(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高教工會27日聚集教育部前,為象徵不受教師法保障的「專任助理教授、專案教師、博士後、兼任教師和研究助理」種子盆栽澆水,呼籲改善高教工作機會與勞動條件。(photo by 楊蕓/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楊蕓台北報導】「請政府給青年學者們機會!」教師節前夕,高教工會集結教育部前,為象徵青年學者的種子盆栽澆水,呼籲教育部正視幼株發展需要的養分。27日高教工會指出,教職高齡化嚴重,青年學者苦無機會任教,政府不應再提出玉山、高教深耕等只補助少數人的計畫,改善高教工作機會與勞動條件。對此教育部回應,因少子化影響,學校已遇缺不補,玉山計畫則會再修正,研擬如何將青年學者納入。

教職高齡化

「目前平均每年大專教師總額減少近600名。」高教工會舉出統計數據表示,去年教授增加106名,大專助理教授卻減少991名,另外34到44歲的大專專任教師,105學年度較97學年度縮減了42%,而45歲以上的大專教師人數卻逐年增加。顯示大專教職「高齡化」嚴重,讓許多優秀的青年學者苦無機會進入教職。

教育部提出玉山計畫,擬拔尖頂尖教授,助學校延攬人才,然而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學者連「專任」工作都無法取得。高教工會痛批,許多助理教授改以一年一聘、不受《教師法》保障的「專案教師」名義聘任,宛如臨時工,還面臨學校可能不續聘的威脅。

少子化非理由

對於有些大學以少子化、生源不足為由,所以教職遇缺不補。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黃涵榆受訪時說,少子化確實是危機,但並非每間大學都能拿少子化當作藉口,像是頂尖學校多營運狀況良好,應走向教學精緻化,而不是花大筆經費攬才就能改善教學品質。高教工會呼籲,政府應增加資源,或至少維持專任聘僱機會,並保障高教工作的勞動條件,確保編制外與編制內的同工同酬,「先向下紮根,打穩基礎,才能成就高教大樹。」

「近年專任教師確實每年減少約600人,但每年也有約1500人退休。」高等教育司科長曾新元表示,頂尖學校受少子化衝擊小,雖然學生沒有減少,但在面臨國際競爭壓力下,短期內沒有立刻補人,是希望多點時間選才;而受少子化影響較大的學校,則可能因系所調整,所以遇缺不補。

曾新元說,教育部的「高教深耕計畫」重點放在「教學」,希望學校至少50%的經費用在教學上,20%用於新聘教學研究人員,至於「玉山計畫」,起初推動時確實以「拔尖」為主,對於外界要求應幫助青年學者取得教職,教育部會再針對如何將年輕學者納入做修正,相關措施會再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