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腸病毒人次創新高 疫情高峰還沒到
http://iservice.ltn.com.tw/special/health/news.php?rno=1&type=breakingnews&no=2191318
目前正值腸病毒流行期,衛福部疾管署監測發現,上週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萬5290人次,已連續5週小幅度上升,並創下今年單週新高,也是近5年同期最高。疾管署提醒,今年腸病毒疫情較晚報到,尚未達到高峰,近期適逢開學季,家長與學童不可掉以輕心,要落實正確勤洗手、生病不上課。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強調,今年腸病毒疫情與過去不太一樣,以往4至9月是流行期,但今年卻晚報到3個月,約7月進入流行期,且目前尚未進入高峰期,預期要等到10月、11月,將會再持續觀察。
回應:腸病毒的病徵是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現在適逢開學季,正是腸病毒容易擴散的時期,新聞報導指出高峰期可能到10月、11月,可以後續追蹤觀察是否有疫情增多的情形,另外,或許也可以詢問相關醫師今年疫情與過去不一樣的可能原因。
2.含這成分的止痛藥 食藥署公告未滿12歲童謹慎用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2/2696964
食品藥物管理署監測國際藥物不良反應,最近國際針對含有「特拉嗎竇」(tramadol)成分止痛藥品發出警告,有兒童使用後出現呼吸系統異常等不良反應,經風險評估後,今公告含有特拉嗎竇成分的止痛藥,對於未滿12歲兒童、未滿18歲扁條腺及腺樣體切除術後止痛,以及肥胖或是呼吸中止症患者應謹慎使用。
含有特拉嗎竇成分的止痛藥,藥效強,使用後會有呼吸抑制的效果,近期國際上有兒童使用後出現不良反應,台灣並未有不良反應通報,食藥署呼籲,醫師開立處方時應審慎評估病人使用的臨床效益及風險,並確實告知病人及其照護者。
回應:一般人在服用止痛藥時不會特別去看成份,現在既然國際上有兒童使用後出現不良反應的案例,藥局及醫院應該加強注意,在開立處方時明確告知病患,特別宣導「特拉嗎竇」(tramadol)成分可能對於未滿12歲兒童、未滿18歲扁條腺及腺樣體切除術後止痛,以及肥胖或是呼吸中止症患者產生不良反應。不過,這則報導應該可以再更深入,寫出可能哪些牌子或哪些效果的止痛藥會含有「特拉嗎竇」(tramadol)成分,例如市面上哪些止痛藥含有這個成分,讓讀者能更了解並自行檢視家中的止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