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

大學不再系所評鑑 黃榮村:轉變是好事但不能因噎廢食+拋棄國文教育「一本主義」 北一女開書單寫作更有力

楊蕓 2017/09/04 08:01 點閱 14900 次

一、大學不再系所評鑑 黃榮村:轉變是好事但不能因噎廢食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679933?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教育部今年起不再對各大學進行系所評鑑,但教育部前部長、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黃榮村認為,這樣的轉變是好事,但台灣社會不能因噎廢食,若所有的評鑑都不做了,既違反時代潮流,也不符合國際現況,且《大學法》規定大學仍須接受校務評鑑。他說,具有國際接軌需求的系所仍可自辦系所評鑑後,再送高教評鑑中心認定,其效力與委託專業機構辦理評鑑相同。
至於校務評鑑,黃榮村則表示,校務評鑑對頂尖大學來說既不能拒絕,又難以心服口服,他主張透過修法讓頂尖大學可免受校務評鑑,改由教育部「末端管控」即可。

回應:頂大本身就資源多,相對透過評鑑拿到的經費也比較多,若改由末端管控,不知道能不能因此提高非頂大學校得到經費的機會。但我覺得評鑑對頂大招生而言,影響應不大,就算沒有評鑑,大家對頂大的評價也不會因此降低,何況頂大真正在意的是與「國際」競爭。

二、拋棄國文教育「一本主義」 北一女開書單寫作更有力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679387
國文課綱的文白、選材等爭議,皆可看出國文教師對教科書的重視;然而觀察近年學測及指考考題,題型越考越活,國文教育應拋棄「一本主義」,無論老師或學生都不能僅仰賴教科書,而須充實課外讀物,才是教與學之道。北一女中近來每學期寒暑假開書單,高一新鮮人從白話文入手,到了高二讀章回小說,多元議題及廣泛選材都培養出學生的靈活與多元思考。

回應:培養國語文能力光上國文課是不夠的,搭配多元議題、文體的課外閱讀也能讓學生從閱讀中培養興趣,然而,新聞中北一女老師給學生閱讀章回小說後,還會讓他們分析人物、寫專題,除了老師要有教學熱枕,學生也要花更多時間在國文科上。但現實是學生放學後還要補習,甚至後段學校的學生大多要打工,連唸好課本內容的時間都沒有,我想這也是近期在爭論文白比的議題時,較少看到後段學校師生出面表達意見的原因之一吧。

捐款成為醒報天使

由於熱心人與支持者的捐款,醒報的深度報導與客觀評論都是免費閱讀的,希望你也能加入「醒報天使」的行列,小額支持。我們會寄給您抵稅收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