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日召開臨時會 蘇嘉全17日朝野協商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708160361-1.aspx
由於前瞻預算案初審時,朝野為「誰當主席?」爭執不下,在混亂中完成初審,國民黨團要求每名立委針對前瞻基預算案提出300案預算刪減或凍結案,企圖用「案海策略」癱瘓後續議事。
民進黨團書記長李俊俋15日表示,因為國民黨團宣稱要對前瞻預算案提5000到6000案,所以決定提前召開臨時會,提早知道國民黨的提案,才有協商基礎,讓朝野有多一點溝通時間。
回應:國民黨在委員會鬧完後,曾表示要在院會審查時「據理論述」,而近日看來在黨主席當選人吳敦義逐漸掌握國民黨內的運作後,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作為藍營智庫的角色似乎份量有加重,或許院會審前瞻時的論述會更明確。
2.只要不是故意 林全:台電犯錯可忍受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708160405-1.aspx
七、八月台電電廠發生多起問題,影響供電,包含八月初台中火力電廠爐管發生破裂。行政院長林全說,爐管在事發隔天就搶修完畢,順利恢復供電,因應週間電力需求,也要歸功台電人員及早發現,進行搶修,「不能不給人家credit(肯定)」。
他表示,面對政府的目標,台電採取新作為因應,例如使用單循環氣渦輪機來發電,這是過去很少做的。雖然過程難免出錯,但只要不是故意犯錯,他認為是可以忍受的。
昨天下午,因中油操作氣閥失誤,導致大潭電廠6部機組全部跳機,全台大停電影響戶數高達668萬戶。林全表示,這就是「不能忍受」的事情,「因為是人為失誤」。
回應:雖然這兩個月來台電發生許多事情,但除去815操作失誤的停電來看,林全對於台電的態度是包容拉動改革的,人民往往想要改革一步到位,就像週休二日,但是實際施行時往往出現許多問題而無法在事前預想,但面對人民的期待,似乎很難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