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27日公布首波台中市空氣品質監測結果。圖為監資處處長張順欽。(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6/462/big/%E5%9C%96%E8%AA%AA%EF%BC%9A%E7%92%B0%E4%BF%9D%E7%BD%B227%E6%97%A5%E5%85%AC%E5%B8%83%E9%A6%96%E6%B3%A2%E5%8F%B0%E4%B8%AD%E5%B8%82%E7%A9%BA%E6%B0%A3%E5%93%81%E8%B3%AA%E7%9B%A3%E6%B8%AC%E7%B5%90%E6%9E%9C%E3%80%82%E5%9C%96%E7%82%BA%E7%9B%A3%E8%B3%87%E8%99%95%E8%99%95%E9%95%B7%E5%BC%B5%E9%A0%86%E6%AC%BD%E3%80%82%EF%BC%88photo_by_%E6%9E%97%E4%BA%AD%E5%A6%A4%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E4%B8%8A.jpg?1501135743)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環保署6大全新「行動空氣品質監測站」巡迴首站選擇台中市,結果證實,上下班通勤車流所帶來的一氧化碳和PM2.5,為都市地區最主要的空氣污染來源。環保署監資處處長張順欽27日呼籲,都市居民宜養成改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習慣,以減少污染源的排放。
環保署自6月起投入6個行動空氣品質監測站,針對交通污染進行密集監測,未來1年將分縣市巡迴,繼5~7月台中市空氣品質監測結果出爐後,接下來將陸續前往南投縣、彰化縣及雲林縣、嘉義縣及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新北市及桃園市、台北市監測。
據台中市監測結果分析顯示,在平日上午的通勤尖峰時段(8~9點)車流量較凌晨增加6倍之多,一氧化碳和細懸浮微粒(PM2.5)也分別增加1.8倍和25%,而假日同時段因車流量減少約35%,前二者污染物濃度跟著同步下降34%和20%,環保署27日在記者會中說明,這代表交通污染排放就是都會地區空氣污染最主要的來源。
張順欽進一步指出,除了早上8~9點時段車流量增加、車速慢導致污染物濃度上升外,晚上6~9點的空氣品質一樣糟糕,因逢下班車潮,加上空氣垂直對流的擴散效果差,污染物容易累積,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士,最好少在此時段於交通樞紐區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