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實習記者施雅婷綜合報導】比預期還要嚴重,地球恐進入第六次大規模滅絕!所謂的「大規模滅絕」指的是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種永遠消失。因人口增加、盜獵和開發土地因應農業需求,人類可能成為此大滅絕的罪魁禍首,一旦少了生物的多樣性,不是只有其他生物遭殃,人類自己可能也難逃滅亡的命運。
前五次大滅絕皆距今有一段時間,最近的一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最廣為人知的恐龍就是在這段期間滅亡。更早的幾次分別是發生於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的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發生於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以海洋生物為主的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發生在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和發生在2.0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20年後野生大象消失
據《CNN》報導,一份刊載在美國國家科學院的研究顯示,許多我們認為平凡、普遍的生物正以我們看不見的方式面臨滅絕。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生態學教授賽巴佑思發現,他們所研究的27600種陸地哺乳類、鳥類、兩棲類和爬蟲類之中,有三分之一的物種的數量和其生物棲地都在縮小,這是很嚴重的程度的退縮。
史丹佛大學賈斯柏里奇生物保物區的執行董事巴諾斯基表示,雖然人類無法精準計算出物種的數量,但只要想一想過去40年來,人類已經把地球上50%的野生動物消滅,就不難推論,如果我們在往後的40年間也繼續消滅剩下的一半生物,很快地,地球將什麼也不剩。
以非洲大象為例,雖然目前還有約40萬隻大象,但是只要回首檢視數字就會發現,上個世紀還有超過1百萬多隻大象在非洲大陸上漫步,而現在的數量還不到上個世紀初的一半。根據目前大象消失的速度,在20年後野生大象可能就不復存在了。
少肉、控制人口成長
有很多原因導致陸地和海洋野生動物的數量急速下降,然而前景並非完全絕望,賽巴佑思說,我們仍有時間挽救這些生物。首先,人類為了獲得更多農業用地,常占用森林和其他棲地。據世界銀行資料顯示,目前地球上有高達37%的土地都是農業用地與牧場,而絕大部分都是用來養牛,根據《CNN》報導,人們如果少吃一些肉或是成為素食主義者,那麼土地的使用就會少很多。
另一個地球滅絕的主要原因為龐大的人口,根據聯合國資料顯示,1980年全球為40億,現在為74億,到了2050年這個數字將上升至97億,隨著全球人口不斷上升,對土地和消費的需求也會隨之上漲。
海裡的塑膠比魚還多
人類也過度使用一些早知有害的資源,阻塞海洋的塑膠即為一例。根據世界經濟論壇,人類每一分鐘就傾倒了一大卡車的塑膠量到海洋中。令人難以想像的是,有些研究者甚至估計,到了2050年,海裡的塑膠總重量將會比所有魚還多。
此外,盜獵也導致許多有具有黑市價值的大象、穿山甲、犀牛、長頸鹿等其他生物面臨巨大威脅。專家表示,要阻止盜獵應該更積極的執法,消費者(尤其是位在野生動物製品流行的亞洲)也應該停止購買這些非法、破壞性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