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藥副作用強 中西合併效果佳

林亭妤 2017/07/05 18:28 點閱 22484 次
中西醫藥理結合,有機會幫助精神病患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中西醫藥理結合,有機會幫助精神病患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抗精神病藥物可幫助精神病患控制病情,但部分藥物帶來不小的副作用,常讓患者身心煎熬。對此,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黃怡嘉5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透過中藥材調理緩解後,可以發現患者的情緒、注意力等副作用都獲得改善。

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受訪時則以自身門診經驗說,服用抗精神藥物後產生的副作用,通常在停藥一週後症狀即會消失,而他自己臨床上遇到這種情況時會有2種處理方式:第1是改開副作用更小的其他藥物;第2則是多開一方解藥,而這2種方法就可讓副作用的症狀緩解成功率達95%。

一名17歲高中女生,今年初因躁症發作而至三總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出院後精神症狀有改善,但情緒仍有些亢奮且無法靜坐,同時合併有便秘、口乾舌燥、言語含糊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月經不來等現象。精神科醫師將患者轉介給中醫門診,以中西醫藥共同調理後,發現患者的情緒、言語及注意力都快速改善,連便秘和月經等問題也恢復正常。

黃怡嘉表示,一般民眾聽到精神疾病時通常只想到西醫精神科,不太會考慮中醫,但其實中醫自古以來也有鑽研精神病的完整症狀、病機及治療方針論述,如:《黃帝內經》所提到的「狂證」、「癲證」等,只是西方藥理學及腦科學進步,對精神疾病的認識與治療更上一層樓,可以補強中醫在急性治療方面的不足。

「但中醫可以在改善西藥副作用的方面起作用。」黃怡嘉指出,中西醫共同醫療能加速精神症狀恢復、鞏固治療效果,還可利用中藥來改善部分西藥的副作用,使患者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且服藥遵從度提升。他舉例,有名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藥後出現大量流口水的副作用,不但個人衛生受到影響,夜間也會被過多的口水嗆醒,並有可能因口水嗆入肺部而引發吸入性肺炎。

後經中西藥物的交互影響後,調配中藥來改善該名患者的吞嚥功能,讓患者的口水分泌減少了、生活品質提升,精神症狀也更加穩定。

黃醫師說,憂鬱症患者在發病前體質多為氣虛、血虛及痰濕質,而抗憂鬱劑會在中醫的肝及心藏象系統上產生作用,藉由相關研究可以讓西醫了解到,就算是相同診斷也會因中醫體質的不同,致使患者出現「次分類」,此時便可以針對這些狀況加入中醫治療,讓療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