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 Newsweek
紐約海濱的布魯克林軍事終端站有一間名為「現代草場」的新創實驗室,它正在研發「生物製革」用的膠原蛋白。正確地說,這裡有60名員工正努力鑽研合成生物學和基因改造技術,讓基改後的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釋出膠原蛋白,就像釀造啤酒的酵母從醣中產生酒精。
膠原蛋白是皮革中最重要的元素。缺少毛髮禦寒的人類,自古以來就學會了從動物身上剝皮製革穿上身,如今更有許多家具、飾品都仰賴專門的牧養供應動物皮革原料。換句話說,「現代草場」生物製革技術最大的潛力,就是讓人類在未來消費皮革的時候,可以一勞永逸地免除加諸在這些動物上的剝皮之刑。
2016年透明度市場研究報告預測,合成生物市場將從2012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134億美元。2014年它收到10億美元創投資金,已經是2012年時的2倍。他們可以操縱細菌分泌油,作為可再生的環保液體燃料;他們也可以讓酵母生產青蒿素來抵抗瘧疾;讓細胞長成肉,我們果腹的刀叉就不必沾染動物的鮮血。
合成生物學最大的潛力以及神學挑戰,來自它從「模擬自然秩序」開始,再轉入「重擬自然秩序」之路。想像一下,我們可改造出一種「反恐植物」,只要周邊有爆裂物就會變色;或是打造一種微生物,能夠分泌出上古早已絕種植物花兒香氣。最好還有一組細胞,可以無敵於任何的病菌。答案是:這些項目已經全都在真正研發。
名為GP-write的大計畫更已在2016年展開,目標是在未來10年可以合成大型生物組織的基因組,幫助人類身體更健康、更聰明、更強壯。「從天擇轉向人擇。」隨著GP-write的共同創辦人安德魯‧黑塞爾的直言不諱,如ETC集團這樣的科技監督單位也開始擔心「市場驅動的優生學」將在不久的未來滲透社會。
當然,還在學習編寫酵母基因的合成生物學家,距離能夠編寫2萬個基因以上的人類基因組,還有一段遠超過10年的技術距離。只是這些造物主在數十億年前寫出的DNA語言(註),在近幾十年終於開始被人類破譯,我們難免過於興奮──它突破的速度就像這幾十年「奈米革命」下的電腦芯片發展一樣驚人;以致當初一整個機房大的超級電腦,功能和運算力已被掌上的iPhone狠狠超越。這難以想像的變化,就是革命的本質。我們已活在基因革命的時代了。
註:脫氧核糖核酸(DNA)包含胞嘧啶(C),鳥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這4種分子序列的編碼資訊。就像英文所有的單字都是26個字母組成、僅存在拼法不同,這4個DNA字母也組成了從小至肉眼看不清的微生物、以至30公尺上的藍鯨身上所有的生物信息,只待科學家使用工具來運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