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長求職天線 文科生發展不受限

林亭妤 2017/06/29 14:01 點閱 20971 次
文科畢業、轉戰旅遊業成功的吉光旅遊總經理林瑞昌分享,文科生不要將自己侷限在特定行業上。(photo by users fajaraddana91 on pixabay)
文科畢業、轉戰旅遊業成功的吉光旅遊總經理林瑞昌分享,文科生不要將自己侷限在特定行業上。(photo by users fajaraddana91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如果你還沒有找到人生的定位,為什麼要假裝你已經找到?」自中文系畢業、最後轉戰旅遊業成功的吉光旅遊總經理林瑞昌29日分享道,其實文史哲背景是最不受職業限制的一群人,他在28歲以前共換了超過20份工作,「但流浪不一定是壞事,」這些冒險、嘗試與受傷,可以幫助文科生找到最後的歸屬。

「文史哲」畢業生到了職場,真的只能「穩死折」嗎?104人力銀行職涯事業處副總經理陳嵩榮指出,文史哲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為兼職的比例,在18大學群中最高,他們多將自己的出路設定在文字編輯、學術研究、作家、老師、公職等。他強調,文史哲畢業的學生求職天線要放長,千萬勿侷限於眼前的補教、文編等職缺。

104人力銀行29日邀請2位文史哲科系畢業的企業人士,於記者會上分享經歷。吉光旅遊總經理林瑞昌以個人流浪經驗鼓勵文史哲出身的年輕人,「在找到確定想投入的行業以前,不用限定自己一定要去哪裡,」他在28歲以前換過20多份工作,只有第一份工作是依循所學專業在出版社當編輯,但3個月後他便意識到這並非他想要的生活。

「你或許會覺得一直換工作,會讓自己的人生看起來低落又灰暗,」林瑞昌笑著提醒,「但若你還沒有找到人生定位,為什麼要假裝你已經找到?」文組年輕人如果正在流浪,淡然處之即可,因為冒險、嘗試、受傷之後的苦澀會轉化為人生養分,促使人格特質更穩定,而文科生對文字的敏感度、思辯能力與歸納判讀能力會逐漸彰顯出來,並在下一個階段開花結果。

另一位自哲學系畢業10年、如今擔任行銷副理的楊鎧維也說,哲學系的批判性思考訓練,在他畢業10年後都還可以運用,他鼓勵晚輩可以多閱讀,了解世界上更多不同的觀點;多寫作,在文章脈絡中培養邏輯想法;並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但要透過各式各樣的學習機會才能全面了解,建議職務不要都挑同類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