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遭孤立 廉價的正義

邱慕天 2017/06/08 12:23 點閱 27190 次
卡達國土狹小,一面接壤沙烏地、三面環波斯灣。鄰近空域與陸路遭沙烏地關閉後,航空運輸、境內民生物資補給頓限困局。(photo by blogspot)
卡達國土狹小,一面接壤沙烏地、三面環波斯灣。鄰近空域與陸路遭沙烏地關閉後,航空運輸、境內民生物資補給頓限困局。(photo by blogspot)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分析報導】鬥爭是為了維穩!阿拉伯半島近日外交震盪,震央卡達因為「資助恐怖組織」一夕千夫所指、遭海灣5國等連鎖斷交。只因卡達與其創立的《半島電視台》多年扶植伊斯蘭民主主義,叫沙烏地、阿聯酋、埃及等極權政體備感威脅;在中東各國都有反人權、輸出極端主義的黑歷史與進行式下,共同向卡達發難,維穩鬥爭意義,遠多於廉價的道德正義。

阿拉伯半島上的阿聯酋、沙烏地、巴林、葉門4國家加上埃及,5日突然宣布斷交臨國卡達,除宣布驅逐大使外,更宣布將封鎖領空與海陸交通,卡達在阿聯酋、沙烏地航空已遭關閉。連鎖效應下,遠在印度洋的馬爾地夫,中東的約旦、北非的利比亞臨時政府、西非的茅利塔尼亞,也都加入外交關係降級、封鎖卡達的行列。

QA
圖說:卡達航空線遭封鎖後,物資與旅遊運輸陷困(photo by Wikimedia)

卡達4成食物靠進口

阿聯酋消息指出,卡達股市在周一下午重跌了7.6%。中東《監察者網》報導,基於卡達國土與沙烏地唯一接壤,4成食物由此輸入,封鎖消息傳出造成2百萬卡達人民瘋狂於超級市場搶購食物和民生物資,害怕面臨經濟封鎮,油價也上漲了1%。

卡達與阿拉伯半島上的阿聯酋、沙烏地、巴林、阿曼、科威特,自1981年組成了海合會(GCC),海灣六國彼此在伊斯蘭信仰、歷史政治結構、產業接近。雖然卡達在1990年代與巴林就哈瓦爾群島(Hawar Islands)、與沙烏地有地界爭議,但整體出自對抗以色列、反對什葉派地區勢力,以及石油天然氣的共同利益,彼此間的立場差異鮮少被放在國際舞台間檢視。

茉莉花革命肇因

然而2010年當茉莉花革命在阿拉伯世界醞釀開始,卡達與沙烏地、阿聯酋的齟齬浮上檯面化。杜哈政府此刻被海灣國家指控「支持恐怖主義」、「親近伊朗」作為斷交理由,對應的是該國庇護塔利班官員、援助穆斯林兄弟會,以及卡達王公塔米姆在國內一場被惡意解讀的軍校畢典致詞。然而《半島電視台》解釋,卡達的原罪,全在於想要開展出有別於沙烏地區域霸權的獨立外交意志。

卡達自1990年代中起,在哈邁德王公政變自己父親哈里發王公後,即與支持自己父親的沙烏地等國關係退化。哈邁德1996年創立阿語和英語的《半島電視台》,軟實力從而透過衛星、網路,及語言擴散。《半島電視台》則表示,2001年911恐攻後,杜哈當局更「超前沙烏地」拉攏美國,提供基地給予美國2003年作為入侵伊拉克和反恐戰爭的跳板。

一向支持反政府組織

多年來,靠著石油資源衝上全球人均GDP第一的富國卡達一面常在阿富汗(塔利班)、蘇丹(南方政府)、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瑪斯),為反政府組織說項,幫助他們與政府當局做「和解談判」,一面則透過《半島電視台》在阿拉伯世界傳遞「進步價值」與人民啟蒙意識。

2010年開始,卡達不留餘力地對突西尼亞人民反抗班•阿里、埃及人民抗爭穆巴拉克政權的示威給予支持;革命成功後,又大力襄助在兩國預備接掌民主政權的復興運動(Ennahda)及穆斯林兄弟會。《半島電視台》以大量正面報導掩蓋了穆斯林兄弟會的宗教民粹,且在阿拉伯之春時期給予鄰國意欲顛覆政權的意見領袖宣揚觀點的曝光機會,阿拉伯保守王室無不人人自危。

Imgur
圖說:埃及在阿拉伯之春後穆兄會的穆爾西成為民選總統、得到卡達支持。然而他在一年間執政不得民心,旋即引發開羅的民變和政變(photo by 電視截圖)

對應阿拉伯之春擴大的影響力,沙烏地不僅被迫對內大發福利與消費券攏絡人民、安定政權,也在2013年末迫令卡達簽署〈利雅德協議〉,承諾海灣國家「互不干涉彼此內政」。然而2014年3月,沙烏地、阿聯酋、巴林旋即以〈利雅德協議〉遭違反為由,召回大使、降級對卡達外交關係。

海灣各國尋隙卡達

布魯金斯學會》分析,儘管2014年一波衝突在8個月後就在科威特調停下恢復〈利雅德協議〉、歸回表面平靜,但各國仍在乘隙尋求阿拉伯之春被杜哈和《半島電視台》「衝康」的仇,而除了喊出「圍堵伊朗」、「打擊恐怖主義」兩口號之外,對於中東教派傾軋一無所知的川普來訪,就成了最好的起火點。

喬治城大學卡達分校歷史系助理教授阿利安在《半島電視台》投書表示,「恐怖組織」如今成了一個標準浮動、可以隨意亂貼的標籤;川普連「穆兄會」這樣一個宗教學習組織,與伊斯蘭國、蓋達、努斯拉陣線等殺人越貨的軍事集團間的基本差異都無法鑑別,就在5月底在利雅德峰會上高談「反恐演說」,無疑為這場區域惡鬥大開綠燈。

FP
圖說:卡達外長親上火線,在《半島電視台》解釋這場外交危機(photo by 電視截圖)

美國雙頭馬車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比川普冷靜得多。《監察者網》報導,與卡達王室有15年以上交誼的提勒森日前發言直陳,海灣國家自己與「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的關係也不乾淨(尤以沙烏地輸入瓦哈比主義最為公然明顯),因而以「襄助恐怖組織」為由切割卡達不啻自失立場,呼籲各國靜心坐下談判。然而川普的幸災樂禍的推特,卻顯得與提勒森背道而馳:

https://twitter.com/realDonaldTrump/status/872062159789985792
https://twitter.com/realDonaldTrump/status/872086906804240384?ref

有別於科威特此次仍一心斡旋海灣國家間重修舊好,馬里蘭大學政治學博士研究員阿圖納顏則投書《半島電視台》分析,美國或可從此次混亂「抽水」,「讓杜哈當局徹底了解美國在該區域的佈署有多麼重要」,不敢因美國須仰賴其提供軍事基地而「拿翹」。唯須考慮逼得太緊,卡達或只能索性投向伊朗懷抱。

於此同時,埃及塞西政權加入斷交卡達的骨牌,並不意外。德國《橋網》早在今年3月時指出,與沙烏地等國在敘利亞問題上立場不合的開羅當局,已於3月底阿拉伯聯盟峰會時與沙國重修舊好。2014年6月軍變推翻穆兄會的民選總統穆西之後,更出於固權而大肆鎮壓穆兄會示威,不僅國內多人遭處決,《半島電視台》也有4名記者被捕。

土國可能出手相救

杜哈研究所媒體與文化系副教授艾瑪斯利投書表示,《半島電視台》與卡達的區域影響力,對中東獨裁政權是很大的威脅。穆兄會雖同為遜尼派,但屬於草根清真動員組織,且自1928年在埃及成立以來,於阿拉伯世界約20國都有分支和平行組織,與激進的加薩哈瑪斯政權尤其友好,卡達資金撐腰的助力不可謂不大。

對其餘中東關鍵角色而言,政府民主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土耳其、伊朗,都有在這波斷交風暴中「向卡達送暖」的利益出發點。

放眼中東,安卡拉的正發黨(AKP)在「泛伊斯蘭主義」的宗教草根性和過往發言上與穆兄會最為認同,海灣諸國狹隘的「阿拉伯民族伊斯蘭主義」,長年未能視土國的突厥伊斯蘭政權為己出。《監察者網》「土耳其脈動專欄」分析,在唇亡齒寒的壓力下,安卡拉當局必然對卡達和穆兄會出手相救,讓泛伊斯蘭回歸一家親。

Imgur
圖說:卡達貴為世界上人均GDP第一的國家,也藉著這筆財富資源厚植區域軟實力,難免與保守的沙烏地產生衝突(photo by Sam Agnew on Flickr- used under CC License)

相關閱讀:沙國廣發英雄帖 大張旗鼓迎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