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不振 埃及向耶穌求救!

邱慕天 2017/05/18 20:03 點閱 22594 次
圖說:開羅的聖塞爾吉烏斯教堂(photo by 埃及旅遊網)
圖說:開羅的聖塞爾吉烏斯教堂(photo by 埃及旅遊網)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綜合報導】埃及的GDP有3成倚賴觀光產業,然而自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推翻穆巴拉克、2013年塞西軍變奪權,動亂與肅殺使得尼羅河三角洲漸成遊客畏途,「人面獅身」只能望著空蕩的沙漠。有人提出以耶穌之名的旅遊計畫,盼能拯救埃及觀光。

尋訪耶穌家庭腳蹤

埃及觀光部長拉希德11日提出了新的「耶穌家庭」腳蹤之旅計畫,希望能在以色列、土耳其之外,成為另一大基督宗教朝聖之旅的目的地,拯救下滑的觀光。這些景點包含舊開羅區的聖塞爾吉烏斯教堂和懸掛教堂、馬地及杜倫卡山的聖母馬利亞科普特正教修道院、鳥山的聖母馬利亞教堂、穆哈拉克修道院、瓦迪阿爾—納特的三座修道院…等。

埃及官員向《埃及獨立報》透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經將這條觀光路線認證為世界遺產,很快就會正式宣布。

教宗肯定埃及 收留耶穌一家

聖經《馬太福音》記載,羅馬時代統治巴勒斯坦的希律王想要殺耶穌,天使即時報信指引耶穌的父母約瑟、馬利亞,他們就如難民逃往了埃及,住到希律過世為止。聖經沒有說耶穌一家去了哪些地方,但早期基督徒和教會根據口傳的說法,在埃及一些地方建立了紀念馬利亞帶著耶穌逃難的朝聖聚會處。

教宗4月底時甫造訪埃及,並曾針對這段歷史表示讚揚。「我真是開心能以朋友、以一個和平使者、朝聖者的身分來到這裡,」《天主教新聞處》報導,方濟各在遜尼派阿茲哈爾大學舉辦的聚會上稱埃及為「提供希望、庇護、幫助的標誌」,因為這地曾在舊約時期,成為以色列始祖雅各一家躲避飢荒的地方;又在耶穌一家受希律王迫害時,庇護和款待他們。

fa
圖說:藝術家作畫,描繪耶穌一家沿著尼羅河逃到埃及(photo by The Holy Family in Egypt via Picasso's Collections)

政策配套要先做

拉希德隨即於本月9日帶官員回訪梵蒂岡,就「聖家腳蹤」的朝聖行程,與教廷觀光局洽談推廣事宜。埃及當地旅遊業者則樂見開羅當局積極作為,讓觀光市場向歐洲基督宗教人士開放,惟在保障歐洲遊客安全、軟硬體提升的配套措施,埃及政府仍有很多路要走。

「宗教聖地的周邊旅館必須進行外觀整修、服務人員要受訓提升素養、路要重鋪、垃圾要清、貧民窟要剷除、給居民搬家,遊客才會對埃及有好印象,願意再來。」《監察者報》訪問一旅行社業者納吉,他列出一整串改進事項。此外,科普特基督徒常在穆斯林主流的埃及遭到迫害、教堂遭攻擊,如今又將基督徒文明當作觀光搖錢樹,政府做法難免存在道義可責之處。

埃及在2011年1月阿拉伯之春以前,每年觀光人次達到1500萬,全國10%勞動力集中於觀光產業。然而政局不安,2013年起來訪人次暴跌至不足1千萬。2015年更發生俄國飛機遭恐攻墜毀西奈半島的慘劇。開羅當局希望在今年起能一掃陰霾、重振觀光,尤其是從俄國、英國、德國等3個基督宗教國家迎來直飛落地的觀光客。埃及過去兩年有4成旅遊人次來自這些國家。

hs
圖說:耶穌一家曾在埃及身為受「政治庇護」的難民。他們駐足的傳說地址,如今成為宗教觀光聖地(photo by abraamtours.com)

延伸閱讀:The Holy Family In Egypt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