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校園竄毒 立委:納健檢驗尿?

鄭羿菲 2017/05/02 13:19 點閱 21053 次
民間專家建議家庭端可用「毒品尿液快篩劑」做前端防護,而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建議,校園可納入每年健檢中篩驗。(photo by 林為洲臉書)
民間專家建議家庭端可用「毒品尿液快篩劑」做前端防護,而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則建議,校園可納入每年健檢中篩驗。(photo by 林為洲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校園毒品流竄不止,除了反毒宣導成為檢討項目外,民間戒癮專家也建議政府推廣毒品尿液快篩劑,但在校園中如何適用成為討論焦點,國民黨立委林為洲2日在公聽會上建議,「美國學校將驗毒包含在每年的健康檢查中,校園或可朝此方向研議。」教育部學務特教司長鄭乃文則說,「教育部有規劃採購快篩劑供家長索取,但校園全面篩檢可能會有標籤化問題,較不建議,且也需修法授權。」

2016年18~24歲青少年,施用毒品的人數竟有7550人!而在「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報告」數據中,首次接觸毒品的青少年僅12.5歲,其中首次吸毒地點有15.4%是在家裡、23.1%是在學校;「2014年全國物質使用調查結果報告」中青少年首次吸毒的年齡是14.8歲,家庭中碰毒的佔了36.3%、在朋友家吸毒為19.2%、在學校則是18.3%。

新興毒品降低犯罪感

諸多數據都顯示,用毒年齡已長年穩定在青少年階層,校園反毒宣導的效果大打問號。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2日在「面對真相、尋找解方」毒品危害防制公聽會上表示,新興毒品使用點心的型態,降低了民眾的戒心,而讓毒品吃起來是甜的,也一定程度降低了少年的「犯罪感」。

「政府對認知尚未發展完全、判斷能力還不足的青少年宣導反毒,完全搞錯了對象。」沐恩之家戒癮顧問王倩倩認為,更接近青少年的是同儕影響,面對同儕的鼓舞、引誘,青少年早已忘記反毒宣導說了什麼,對於毒品認識、檢驗是否有使用毒品,或戒斷方式等,都需要從家長端著手。

可向校園索取快篩劑

王倩倩說,「毒品快篩劑能為初次使用毒品,還未達成癮階段的青少年,提供一定的家庭嚇阻力與防制力。」她建議,若驗出陽性結果,並不是家長發怒就能解決,家長還必須「陪伴」孩子走完戒毒這條路。

「家長若有需要毒品快篩劑可向學校索取,也可向各縣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索取。」食藥署管制藥物組副組長劉淑芬回應,食藥署無法幫廠商促銷快篩劑,也因此在「推廣」上,可能讓民眾無法得知這些訊息,往後會進一步了解,與教育部合作推廣。鄭乃文補充說,教育部已有規劃今年的採購案,「已預估了家長的需求,現正在辦理採購作業,完成採購後,就能在校園提供。」

健檢納校園驗毒

尿液毒品快篩劑的話題也引起立委、專家與官員們討論起「適法性」的問題,林為洲舉例,曾有校園經過家長會決議對學生檢驗,但最後引發「標籤化」的問題,但在美國校園內,在每年的健康檢查中包含了血液、尿液篩檢,以健康角度切入並非只針對「吸毒與否」,或許校園可以朝此方向研議。

「將所有學生視為『潛在因子』做尿液篩檢,我個人認為比較不妥,且校園驗毒恐進一步產生『標籤化』霸凌危機。」鄭乃文回應,若真欲往校園驗毒方向邁進,因健康檢查的目的與檢測毒品的目的並不相同,首先必須修正《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授權校方不只是對「特定人員」進行尿液採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