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怕沃爾夫?》 顛覆德語劇場

莊舒羽 2017/03/16 17:44 點閱 22154 次
赫伯特‧弗里茲(右1)16日出席《誰怕沃爾夫?》記者會,分享多年參與戲劇演出與執導的想法。(photo by 莊舒羽 / 台灣醒報)
赫伯特‧弗里茲(右1)16日出席《誰怕沃爾夫?》記者會,分享多年參與戲劇演出與執導的想法。(photo by 莊舒羽 /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莊舒羽台北報導】「我就是要顛覆外界對德語世界的嚴肅、刻板印象。」歐陸備受推崇的音樂劇《誰怕沃爾夫?》導演赫伯特‧弗里茲16日泰然自若坐在舞台中央,用德語緩緩地說,「我把自己想傳達的訊息都交給演員。」他讓演員穿上鮮豔色彩的服裝、舞台上置入可以自轉的紅、黃、藍3個大面板,搭配戲謔的鬧劇風格演出,如同魔術方塊一般,帶來以往德語戲劇不同的風貌。

《誰怕沃爾夫?》劇中使用後浪漫時期奧地利音樂家雨果‧沃爾夫的藝術歌曲,曲風本較憂鬱,赫伯特‧弗里茲特別添加爵士樂、動感流行相互穿插。他強調,雨果‧沃爾夫的歌曲有比較重、憂鬱的情緒在裡面,所以在舞台上放會旋轉的紅黃藍3個面板,藉由光的反射,可以製造繽紛效果與情緒形成反差,重新賦予德國後浪漫時代音樂的定義。

赫伯特‧弗里茲曾是柏林人民劇院最受歡迎的演員之一,他最推崇默片巨星-卓別林的表演,認為演員要與音樂融為一體,靠肢體動作表演,而非倚靠台詞表演,如此更能打動人心,如同小丑默劇演出,讓觀眾大笑之餘,卻能流出心酸、動人的眼淚。

德意志廣播電台介紹他時就曾說,「赫伯特‧弗里茲可謂當今世上的劇場革新者,演出戲劇對他來說勝過一切。」

「演員與音樂不能分開。」赫伯特‧弗里茲分享,當他在看劇本時,會邊閱讀文字邊想像音樂,「讀起來要讓自己感受到音樂,」演出才能真正傳達給觀眾,感動人心、讓人快樂。因此,赫伯特。弗里茲表示,他都會要求演員要用「音樂的角度」去思考每句台詞及演出內容。

赫伯特‧弗里茲大膽無畏的創作方式,如同他形容自己,「我在凡事上都跟著直覺行動,當大量的電能累積在體內時,某些新穎的靈感就會萌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