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可在極黑暗的環境下看見顏色。(Photo by Steph Lauren x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ystem/assets/images/000/033/930/big/%E7%A0%94%E7%A9%B6%EF%BC%9A%E9%9D%92%E8%9B%99%E5%A4%9C%E8%A6%96%E8%83%BD%E5%8A%9B%E8%B6%85%E8%B6%8A%E5%85%B6%E4%BB%96%E5%8B%95%E7%89%A9.jpg?1488362355)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青蛙在黑暗中仍可看見顏色。瑞典1所大學研究人員日前透過實驗發現,青蛙在夜間視覺能力超越人類,因為實際利用黑暗環境測試青蛙尋找生路與交配對象的能力後發現,青蛙本身超優異的視覺系統構造,可幫助其在暗無天日的環境下仍可看到其他色彩,藉以逃生。
據《每日科學報》報導,包括人類在內等脊椎動物的視網膜,都有視桿細胞(rod cell)與視錐細胞(cone cell)等2種視細胞,後者可讓動物看見顏色,但通常需要倚靠大量光線。換言之,在黑暗環境下,視錐細胞便無用武之地,改由視桿細胞接手。
但青蛙及蟾蜍的視桿細胞更為特殊,過去科學家發現其視桿細胞擁有其他脊椎動物所沒有的2種感官能力,因此,也讓科學家猜測青蛙應可在低光環境下看到顏色。
研究人員是利用實驗觀察青蛙的夜間視覺能力,包括讓青蛙被困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下逃生,以及觀察青蛙或蟾蜍如何善用顏色視覺能力搜尋配偶與食物。結果發現在尋找交配對象時,青蛙很快就會放棄善用其優越的視覺系統,但卻會在人類早已喪失看見顏色能力的低光環境下,依舊積極尋找食物來源。
對此,隆德大學研究人員凱爾勃指出,「這些動物竟然能在已達到視覺系統絕對門檻的極黑暗環境下看見顏色,的確讓人驚豔。」
她也表示,過去研究人員也曾發現,相較人類,蛾與壁虎仍可在光線不佳的環境下看見顏色,但是青蛙在黑暗可看見顏色的能力則又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