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醫師表示,低視能者應善用放大鏡、手持式望遠鏡等輔具協助日常視物。(photo by users MelSi on pixabay)](/system/assets/images/000/033/859/big/%E5%9C%96%E8%AA%AA%EF%BC%9A%E7%9C%BC%E7%A7%91%E9%86%AB%E5%B8%AB%E8%A1%A8%E7%A4%BA%EF%BC%8C%E4%BD%8E%E8%A6%96%E8%83%BD%E8%80%85%E6%87%89%E5%96%84%E7%94%A8%E6%94%BE%E5%A4%A7%E9%8F%A1%E3%80%81%E6%89%8B%E6%8C%81%E5%BC%8F%E6%9C%9B%E9%81%A0%E9%8F%A1%E7%AD%89%E8%BC%94%E5%85%B7%E5%8D%94%E5%8A%A9%E6%97%A5%E5%B8%B8%E8%A6%96%E7%89%A9%E3%80%82%EF%BC%88photo_by_users_MelSi_on_pixabay%EF%BC%89.jpg?1487846101)
眼科醫師表示,低視能者應善用放大鏡、手持式望遠鏡等輔具協助日常視物。(photo by users MelSi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低視能患者並非雙眼完全沒有光覺,但惡化的視力卻大大影響他們的生活。」北市聯醫眼科醫師郭巾慈23日指出,這群看不清世界樣貌的人常處於徬徨無助的狀態,但若能經過專業協助,搭配適合的輔具與生活技巧,仍可重建自主生活,就像腿部骨折使用拐杖仍能行走自如一般。
低視能者如何利用剩餘的視覺安全、自由的過日子?郭巾慈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隨著醫療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眼睛退化性疾病如:老年黃斑病變、青光眼、視神經疾病等也逐漸增多;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者的黃斑病變、視網膜剝離的患者,也都會讓原有良好的視力或視野逐漸或瞬間惡化。
「低下的視力,使病患喪失與現實環境的融合力、行動力、與人溝通的能力,甚至失去工作及穩定的經濟。」郭巾慈表示,低視能者平常可善用放大鏡、手持式望遠鏡等輔具協助日常視物,解決可能在娛樂、生活自理、返回職場產生的種種問題;不過近視度數高達1000度以上、但經過眼鏡矯正後仍能視物者,則不算低視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