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競爭力再降 人才、跨境電商是關鍵

莊舒羽 2017/02/22 19:06 點閱 27660 次
許士軍(左1)、經濟部次長王美方(左2)、黃呈粽(左3)、許添財(右1)22日出席「2017全球貿易競爭力」調查報告記者會。(photo by 莊舒羽  / 台灣醒報)
許士軍(左1)、經濟部次長王美方(左2)、黃呈粽(左3)、許添財(右1)22日出席「2017全球貿易競爭力」調查報告記者會。(photo by 莊舒羽 /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莊舒羽台北報導】台灣貿易競爭力連續5年下滑,今年再降1名次,來到第16名。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理事長黃呈粽22日表示,「台灣不能單打獨鬥,要企業聯盟」,可與日本、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印度、及新加坡企業進行策略結盟、進軍東協、一帶一路、非洲及南亞市場,呼籲政府須立即改善人才流失問題,並強化推動跨境電商,以利出口貿易。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22日發表全球2017年的「全球貿易競爭力」排名調查報告指出,導致衰退的3大主因分別為:台灣缺乏創新,無法提高競爭力、長期低薪環境導致人才斷層、貿易過度依賴中國大陸。

除台灣外,今年調查報告中,綜合貿易競爭力評比前十名貿易地區分別為:(1)美國、(2)新加坡、(3)德國、(4)荷蘭、(5)加拿大、(6)紐西蘭、(7)澳洲、(8)日本、(9)香港、(10)以色列。其中新加坡的實力不容小覷,除今年與2014年,被評比為第2名之外,已蟬聯4次冠軍。

數位環境創經濟

「過去的貿易是提著一個皮箱到處走,現在是一隻手機走天下。」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管理學大師許士軍舉例,愛沙尼亞人口僅130萬人,缺乏天然資源,在基礎設施與產業發展基礎上,不及台灣多,但由於近年在金融、教育、運輸方面高度落實數位化,積極開放政策引入國外人才,短短數年內,無論人均所得或薪資水準皆提高。

他強調,數位經濟的優勢未必在於實體產品,而在於創造供需平台經營模式,配合市場與顧客需要以延伸,擺脫代工生產。

2020是經貿關鍵年

商業發展研究院董事長許添財回顧,從國內1960年代來看,當時經濟、貿易可說是扶搖直上,到1980年代面對貿易自由化,再進入間接、三角貿易的時代,從那時開始,台灣的貿易就開始依賴中國大陸,未來是不是沒有中國就沒有經濟,「策略要用兩岸關係的佈局來開發,迎接一帶一路。」

許添財表示,從2000年開始,台灣的經濟貿易走入遲緩的階段, 20年前的美國,有90%的產品自台灣進口,10%來自其他國家,近幾年開始, 90%的產品是其他國家整合在出口至美國,台灣僅佔出口10%。「一個人走很快,但一群人走得很遠。」他說,現在已經很難一國獨大,要跨國結盟。

他也預測,到2020年,全世界會有經貿的大變化,「所以總統蔡英文這次執政,是台灣最後一次希望。」不只司法、連經濟、貿易也統統要改革,許添財建議,政府要整合一帶一路的綜效,並建立18個國家智庫與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