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受虐不求救 醫強調社助教育

林亭妤 2017/02/19 12:48 點閱 16892 次
辨別受虐兒少的神情,有賴於醫師的敏銳度與經驗。(photo by users Tante Tati on pixabay)
辨別受虐兒少的神情,有賴於醫師的敏銳度與經驗。(photo by users Tante Tati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已達國中年紀的孩子處於家暴環境中卻不求救,可能是擔心失去一個能溫飽的空間,也可能是心理停滯、放棄任何求救機會。心理師陳夢華19日受訪時表示,孩子也會因為對施暴者還有著情感依附,而選擇悶不吭聲。台大臨床心理師黃韻璇說,學校教育必須向他們強調社會救助體系的關切,才能給孩子一顆定心劑勇敢向外求救。

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曾偉杰日前受訪時說,他接收過印象最深刻的青少年家暴個案,是在急診室替一名受虐的國中男孩驗傷,其中不乏有自殘的傷疤。「孩子因為成績不好,常被母親用掃帚柄對著雙頰『左右開弓』。」他形容,男孩的臉被打得像豬頭一樣;更誇張的是,男孩有一個成績優異的姊姊,她非但未阻止還抓住弟弟給母親打。

雖然這項長期受虐的家庭個案已被社政系統長期追蹤,但曾偉杰也指出,會有這種對成績不正當要求者,通常是高社經地位家庭;該國中男孩在驗傷時,曾說被虐打的當下會想反擊、想罵不好聽的話、想做不好的事情,但他知道那是不對的,所以他最後選擇什麼都不說,「但他越沉默,施暴家長打越兇。」

「國中生已經分得清對錯、但還是選擇隱忍不發聲的原因也很複雜,主要牽涉到2個層面。」心理師陳夢華受訪時指出,第一攸關被家暴時間的長短,如果這孩子受暴時間已經很長,由於長期處於被害關係,他的心理狀態或已經「停滯」,不覺得對外求助有用,也會因此放棄任何向他人求助的機會。

第二,若從依附關係來看,這個孩子對母親仍有著深厚的情感,還有對愛的渴望、認為母親這樣打他是為他好,他也在幻想著這種家暴關係總有一天會改善。

台大兒童醫院臨床心理師黃韻璇受訪時強調,家庭受虐是很兩難的情況,孩子一面在溫飽考量中取其平衡,一面受虐卻還是有顆依賴父母的心,「學校教育必須對孩子們強調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性,才能給孩子一顆定心劑勇敢向外求救,且待情況好轉後仍可以回歸家庭。」

面對長期家暴可能讓孩子養成低自尊的個性,陳夢華說,治療上必須讓他經歷完所有的階段,包括必然會有的憤怒、失落、哀傷、傾訴等歷程,再從中檢視自己對的部分,擇其善、棄其所惡,並重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