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餚進食順序改從菜→豆魚蛋肉類到飯,可以更有效控制血糖。(photo by users cegoh on pixabay)](/system/assets/images/000/033/666/big/%E5%9C%96%E8%AA%AA%EF%BC%9A%E8%8F%9C%E9%A4%9A%E9%80%B2%E9%A3%9F%E9%A0%86%E5%BA%8F%E6%94%B9%E5%BE%9E%E8%8F%9C%E2%86%92%E8%B1%86%E9%AD%9A%E8%9B%8B%E8%82%89%E9%A1%9E%E5%88%B0%E9%A3%AF%EF%BC%8C%E5%8F%AF%E4%BB%A5%E6%9B%B4%E6%9C%89%E6%95%88%E6%8E%A7%E5%88%B6%E8%A1%80%E7%B3%96%E3%80%82%EF%BC%88photo_by__users_cegoh_on_pixabay%EF%BC%89.jpg?1487154168)
菜餚進食順序改從菜→豆魚蛋肉類到飯,可以更有效控制血糖。(photo by users cegoh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想要控制好血糖,除了藥物介入外,營養師賴秀怡15日指出,研究證實只要改變菜餚的進食順序,先吃菜、再吃肉、最後吃飯,就可以更容易控制好血糖。賴秀怡表示,先吃8分碗以上的菜產生飽足感,約10~15分鐘後再來吃飯或水果,血糖控制效果會更明確。
「蔬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延長碳水化合物的分解時間。」國泰醫院營養組營養師賴秀怡說,膳食纖維可以延遲小腸吸收糖分的速度,進而延緩餐後出現血糖驟升的波動;另外,先吃蔬菜和豆魚肉蛋類後產生飽足感,自然會減少食用澱粉與水果的份量,且蔬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是重要的天然抗氧化物,可抑制活性氧對細胞的危害、保護心血管健康。
不過營養師提醒,吃蔬菜的時間至少需要超過5分鐘,如果狼吞虎嚥不到10分鐘就把所有飯菜吃完,控制效果可能沒有那麼明顯了,「細嚼慢嚥更有助於控制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