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台北報導】印尼籍漁工Supriyanto在船上受虐致死,卻因屏東地檢署的通譯員翻譯不實,導致訴訟案被草草簽結。去年發布調查報告的監察院委員王美玉強調,這是通案不是個案,「我們在享受移工帶給台灣的幸福時,要正視他們的權益。」南洋姊妹會執行秘書謝世軒呼籲,應盡速建立通譯相關專法,以避免類似問題一再上演。
立委蔡培慧與尤美女10日召開「從印尼漁工案檢視我國司法通譯之弊病」公聽會,邀請揭發遠洋漁業喋血案的《報導者》總主筆李雪莉、以及婦女新知基金會、南洋台灣姊妹會等民間團體代表與會。另一方面,司法院、衛福部、法務部、警政署、移民署、農委會漁業署等部會也派代表出席。
長期為新移民提供翻譯協助的立委林麗嬋表示,我國新移民人數已超過16萬人(不含中國及港澳籍),但國內通譯人員品質良莠不齊,司法系統中也缺乏東南亞語的通譯人員。蔡培慧呼籲,我國應建立語言通譯人才資料庫,真正成為對外籍人士友善之國家。
移工人權被忽視
去年12月底,王美玉就曾公佈該案件的調查報告指出,高雄籍漁船「福賜群」號上有2名台籍船員、9名印尼籍船員,於104年5月12日自屏東縣東港出港,前往太平洋海域作業。同年8月25日,福賜群號船長父親陳金德通報印尼籍漁工Supriyanto往生。
王美玉發現,Supriyanto 遭同船漁工毆打,法醫驗屍結果指出「其身體有燙傷,且不排除遭人踩踏膝蓋、腳踝」,Supriyanto 因延誤就醫,導致傷口感染引發菌血症死亡。事後,仲介卻只付給家屬4萬5千元台幣的慰問金。曾到港口視察的她相當感慨,即使遠洋漁工勞動條件非常差,「還是有很多印尼籍漁工想要來台『改變人生』。」
亟需通譯專法
社團法人台灣司法通譯協會台東地區辦事處主任李莉莉認為,現行公部門遇到訴訟人有司法通譯的需求時,相關承辦人卻都是依平時辦案經驗與關係,挑選「自認適當的人選」前來服務。在專業品質不一的情況下,通譯人員選用制度應重新、全面檢討。
「我們一直在討論類似的問題,卻沒有發生制度性的改變。」南洋姊妹會執行秘書謝世軒指出,司法部門的通譯比起移民署、警政署等其他公部門通譯人員的表現,「已經好多了。」即便民間單位培訓出許多優秀的司法通譯人員,卻因報酬和承擔責任不一,導致資源配置不平等。他呼籲,應建立「通譯的專法」,包含認證制度、勞動辦法等規定。
據蔡培慧提供的資料顯示,104年全國地方法院涉外案件總數為9,258件,其中行政訴訟(含收容聲請事件)有7,303件,有傳譯的案件占83%;刑事案件有1,286件,有傳譯的案件占2成;家事及民事案件有651件,有傳譯的案件占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