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下種田,你願意嗎? (李東雲)

李東雲 / 退休教師 2017/01/04 18:56 點閱 1713 次
近年來有不少年輕人以創新農業大獲成果的事例,鼓舞更多人回鄉下種田,甚至有人辭去高薪工作全心務農,新血輪為新農業注入新力量,值得慶賀。(photo by 網路截圖)
近年來有不少年輕人以創新農業大獲成果的事例,鼓舞更多人回鄉下種田,甚至有人辭去高薪工作全心務農,新血輪為新農業注入新力量,值得慶賀。(photo by 網路截圖)

之前農委會提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以提高農民收益和確保糧食及食品安全,並計劃十年增三萬新農民以改善農業缺工狀況。如果此時問「回鄉下種田,你願意嗎?」答案應是不願意的居多,因為種田必須承受風吹日曬雨打之苦,收入又不穩定,使得年輕人興趣缺缺。

從事農務必須耕耘才可能有收穫,但「一分耕耘未必一分收穫」,異常氣候是主要原因。颱風、南風、焚風、寒害、豪雨…等反常的氣候隨時都會讓農民白費心血;反之風調雨順可能大豐收,但大豐收卻又未必大賺錢。產量過剩,導致價格大跌血本無歸,過去常見高麗菜生產過剩,棄收耕鋤,農夫看在眼裡、心在淌血。

早年農業靠「日本製(日據時代出生)農夫」在生產,現在田園是「三個農夫超過兩百歲」的老人在撐著,往後如果年輕人再不接手,可能產生斷糧危機。現代農業必須融入生物科技、農產資訊、機械耕耘、品種改良、網路行銷…等等新知能,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傳統農法已跟不上時代的改變,所以是適合年輕人用創新觀念投入其中,國家也需要年輕的農業大軍。

種田很辛苦是事實,然話說回來哪個行業不辛苦?有志於農業、抱持樂在田園的心情,可以在農事辛苦的縫隙中找到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或是在忙碌中感受「收穫的喜悅」,而在農閒時也可細細品味大自然生趣的「農家樂」。

這些年來媒體報導不少年輕人以創新農業大獲成果的事例,鼓舞更多人回鄉下種田,甚至有人辭去高薪工作全心務農,新血輪為新農業注入新力量,使得未來農業充滿生機值得慶賀。

筆者家裡世代務農,從小就協助家裡農事,職場退休之後也務農,嚐遍了田園農務的酸甜苦辣。年輕時常常感嘆身為農家子弟沒有假日(假日得幫農),如今卻萬分感恩父母留下一塊小農地,成為我退休生活的重心。

至於問到「回鄉下種田,你願意嗎?」年已古稀的我已沒有資格回答,但至少我不會讓家裡的農地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