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可以不必如此哀怨(彭蕙仙)

彭蕙仙 2016/11/30 18:52 點閱 1565 次

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已過了好幾天,但是由於今年台灣電影得獎情況慘淡,各種討論至今仍相當熱烈。有人從文化的角度讚許台灣的高度,也有人從電影成績為台灣的文化軟實力擔憂。

愛國主義又起

其中,部份民進黨立委提出限制參賽資格的建言,認為這個由台灣納稅人買單的電影獎,沒有必要讓台灣以外、尤其是中國大陸和港澳等地的電影從業人員,拿太多獎項,否則台灣人豈不是淪為為人作嫁的傻瓜!

不過,如此論調一出,立刻引發爭議,電影界表示,創始於1962年的金馬獎,在華人地區有相當崇高的地位,如果因為不想讓獎項旁落而關上對外的大門,實在非常可惜。

這屆金馬獎的22個獎項中,台灣電影只拿下了5座獎項,且其中最佳劇情片、導演、男女主角等4個大獎,全部由中國大陸奪得,有媒體以「金馬變金雞」為題,表達對金馬獎的不滿。中國大陸的電影雙獎為金雞獎與百花獎,2獎隔年輪流舉辦,前者時有公權力介入傳聞,後者為觀眾票選,則有專業性不足之虞。

金馬獎受尊敬

此外,多部中國大陸非商業電影,本是市場冷門,奪得金馬獎後才受到注意,例如,拿下去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的畢贛的作品《路邊野餐》;獲得第50 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的賈樟柯的作品《天注定》,因描寫中國大陸社會的黑暗面悲劇故事,甚至無法在中國大陸上映。

凡此種種,讓兩岸四地的電影人對金馬獎產生了高度的敬意;中國大陸藝術電影也理解到,似乎在台灣的金馬獎才找得到知音。看來看去,無論是就專業度或是公信力,金馬獎已成為華人電影獎的首選。

但是,無可諱言的,台灣電影得獎數不符國人期待,確實讓不少台灣影迷很受傷;再者,受限於陸片配額,不少中國大陸得獎電影在台灣無法公開上演,絕大多數的觀眾根本看不到這些電影,當然無感,更不知道這些電影究竟好在哪裡,久而久之,難免對陸片頻頻得獎的現象或是趨勢,感到不解甚至憤怒。

評審宜檢討

簡單說,金馬獎頒獎的高度顯然跟文化部開放陸片的尺度,有相當落差,造成台灣電影人對陸片得獎不服、觀眾對得獎陸片陌生,長此以往,爭議恐怕會越來越大、反對金馬獎面向整個華人電影的聲浪也會逐步升高,最後甚至可能導致奔騰了半個多世紀的金馬失足跌倒關禁閉。

從擴張台灣文化影響力的角度來說,自然不宜驟然限縮金馬獎的參賽資格,但是為了避免台灣對金馬獎會越來越無感,首先要提醒金馬獎的是,這個電影獎所要鼓勵的對象,畢竟還是偏向商業電影,一些藝術性太強、太過小眾的電影,似乎宜慎重考慮是否要給予獎項,否則金馬獎真的會跟觀眾的距離越來越遠 ;其次,一個電影獎的重要得獎電影,若本地觀眾長期沒有太多機會觀賞,要如何得到在地支持?

與陸片配額有關的兩岸服貿談判已經停擺,依目前的政治氣候,大概也很難開放更多陸片,但是金馬獎和陸片配額的主管機關都是文化部,應該可以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在不開放更多陸片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考慮以專案放映或是接洽電影台限期映等方式,讓台灣觀眾有機看到獲得金馬的陸片?

縮短觀眾與優秀作品之間的距離,減少國人複雜、矛盾的感受,或許是降低金馬哀怨第一步可以努力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