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典禮的感人與突槌(胡幼鳳)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16/11/27 17:35 點閱 1628 次

金馬獎頒獎典禮今年有幾處真情流露處,相當感人,一是開場由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子弟兵在台上一字排開。一是寫了120部國片劇本的張永祥得到終身成就獎」,全場站立鼓掌 。另一段是年度台灣傑出工作者緬甸華僑趙德胤提到他千里迢迢由窮鄉僻壤來到台灣,找到了自己的電影夢,過程猶如一部勵志電影。

懷念楊德昌電影

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距離首度在台上映已有25年之久,這些當年他一手調教的子弟兵,如今在電影崗位上各有一片天。

當年14歲的懞懂少年張震,於今已成國際知名的大明星,其他當年不識攝影機的年輕演職員,憑藉著對電影的熱愛與自信,如今仍在電影崗位堅守,挺過國片最黑暗的時代,如今在很多重要的電影都看得到他們的身影,不過可惜主持人無法一一介紹他們的名字與他們對電影的貢獻。

張永祥受表揚

主持人陶晶瑩引用楊德昌當年說:「我們有幸生在這個不幸的年代」,得到終身成就獎的張永祥隨後接著引用,他和李行合作引領了國片的健康寫實時代,又跨越瓊瑤時代,他把楊德昌的話改成「我有幸生在一個美好的時代,所以我連壞人都寫不出來,因為我眼中看不到壞人。」

當年炙手可熱的大編劇張永祥,號稱可以左右開弓同時寫兩本劇本,但他行文嚴謹,手寫稿每字如刻,用心程度足為後代編劇表率,很多膾炙人口,聞名兩岸三地的經典作品如<小城故事>、<秋決>,讓全場影人起立鼓掌良久。

張永祥和李行最後一部合作的電影<秋決>,是1972年的作品,楊德昌拍的台灣新電影「光陰的故事」是1982年的電影,中間差了10年,其間經歷了台灣由戒嚴走向解嚴,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所以幸與不幸全看各人解讀的角度。

趙德胤訴前塵

年度傑出台灣電影工作者趙德胤,是來自緬甸的華僑,他反駁侯導猜測他是偷渡來的,他說自己是16歲時參加海外僑生的會考,千中選一來到台灣求學,當時懷抱的夢想只是想將來賺錢蓋房子給緬甸家人住,沒想到台灣這個寶島讓他一個非科班出身(學設計)的人,有機會一圓電影夢,他覺得自己由三人工作組拍片,到現在有二百工作人員的規模,過程猶如勵志電影,聽得出不論是幸與不幸,他都充滿感恩的心。

雖然得獎人不能免俗地要謝天謝地謝家人,但今年親子檔一起上台也蔚為特色,不只曾志偉、曾寶儀、曾國祥同組頒獎,<八月>的張大磊拉著當了三十年電影剪接師的父親一起上台領最佳影片,真情流露都是動人時刻。

金馬今年的場景佈置簡單大方,主要靠後面的數位投影銀幕來變換場景,而動畫及平面設計都看得出轉播單位台視的用心。表演節目大部份都緊扣入圍電影的歌曲,五部入圍歌曲由來自大陸、香港、馬來西亞、原住民的原唱人來唱,相當貼切。

突槌也不少

開場的孫燕姿來自新加坡、壓軸的李玫來自美國,發現金馬真的是全球華語電影好手的競技平台,相當國際化。她們演唱的都是電影組曲,不過孫燕姿的開場一度讓人以為是現場音響沒調好,但後來到了李玫演唱,就發現原來壞的不是音響,據孫燕姿事後的解釋是自己受到感冒影響了演出。

典禮也有突槌時,像侯孝賢和茱莉葉畢諾許那段無厘頭對話,大概誰也想不到侯導會真的忘詞,在台上找小抄還找不到,尷尬的畢諾許只好自說自話,最後靠陶子緊急救援臨時翻譯才勉強過關。

而陶子的主持功力,來自她充份瞭解在場來賓的關係與影片特色,表現可圈可點,而她引導話題製造現場效果的功力也一流,把舒淇和范冰冰都引導讓人聯想到孕事,深知媒體樂於炒作此類新聞,既諷刺也詼諧,堪稱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