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金馬獎重演新兵打敗老將的結果,由大陸青年導演張大磊第一次執導的長片<八月>得到最佳影片,讓原本一路被看好的<再見瓦城>、<我不是潘金蓮>、<一路順風>都瞠乎其後。
黑白新古典、作者論、自然不著痕跡的演技,似乎是這次得獎名單的邏輯,但其中雖不乏讓人有爭議之處,但我認為若說台灣電影輸了,至少在台灣舉辦的金馬獎贏了,因為它在全球華語片最具公信力的地位仍是屹立不搖的。
今年情況很像兩年前李安當評審團主席,新加坡初生之犢陳哲藝以小成本的<爸媽不在家>拿到最佳影片,令很多影評人眼鏡碎了一地,那次還有人宣稱要跳樓。今年以入圍最佳影片的五部電影而言,得獎數都沒超過兩個,<八月>得了兩獎,頒獎典禮上先只有童星孔維一拿到最佳新演員,最後卻得到最佳影片,引人議論這是分配獎項嗎?如果這麼說,絕對是小看了金馬獎的評審。
最佳影片 平均各面向
這其實和評審討論獎項的順序很有關係,據知兩次都是由最佳影片開始討論起,這種討論方式,好處是讓評審都心裡先有個底,不致讓好電影被埋沒,但壞處是先討論了最大獎,其他獎項未必能支撐最大獎。
很多人看最佳影片的角度不同,有人認為最佳影片就應該是得最多獎的影片奪下,不過最佳影片本就可以是各種面向都平均恰到好處者得。
<八月>看到社會變遷
<八月>是部黑白電影,講述一個電影剪輯師的孩子眼中看到的大陸社會變遷,有著侯孝賢<童年往事>濃厚影子。由頒獎典禮上導演跟父親一起上台,父親開口說自己是位從事剪輯工作30年的資深電影人時,就讓人明白導演在片尾寫上「向父輩致敬的意涵」,正是導演把生命故事演繹出來,他把大陸當代的社會氛圍描寫得很有時代感,難得之處在於他講述的方式氣定神閒,不像兩岸很多新銳導演急於表現的浮躁,或是想藝術卻又不知所云,此片的黑白攝影更令影片有種迷人的味道。
不過既有侯孝賢的<童年往事>珠玉在前,<八月>若得最佳新導演獎,豈不更相當?
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得到最佳導演和觀眾票選獎,証明他的影片是非常適合大眾觀賞的,馮小剛是擅長講故事的導演,把反官僚體系的主題講得圓融又有人性,且這次更有新創,用圓形的相框式的畫面,別出心裁。
<再見瓦城>的問題在於故事結局難討喜,但是演員柯震東和吳可熙都有令人驚喜的演出。只是他們的演出都遭逢到強大的對手。
金馬首例 2位影后
這次看演技獎得主,評審顯然在衡量明星魅力與高手過招不見痕跡,更著重後者,因此新演員會讓天然本色演出的童星拿到,而演出自然又有活力的<七月與安生>兩位女主角周冬雨和馬思純創下金馬首例,由同部片的兩位女主角同得影后。
這兩位女主角就如張愛玲小說中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似的,各有鮮明個性,一個刁鑽古靈精怪、一個溫柔善良,而兩人的友情面臨挑戰又不落俗套,觀眾會各有所愛,因此兩人同得影后,看過影片的人大概都不會有爭議。男主角由另一部大陸的黑白片<不成問題的問題>的范偉得到,他是硬裡子演員,但自然生活化的演出,讓他贏得帝位。
台灣輸在劇本
台灣這次得獎數如果傑出年度台灣電影工作者趙德胤和終身成就獎張永祥都算上的話,共得到七座金馬獎,其他五座是最佳動畫短片<缺乏名字的場所>、最佳紀錄片<日曜日式的散步>、<一路順風>的美術設計、<翡翠之城>的原著音樂林強、<六弄咖啡館>的男配角林柏宏、大陸片<長江圖>的台灣攝影大師李屏賓得到最佳攝影。
若論兩岸三地來說,其實成績不算太差,輸也輸得有道理,台灣是兩岸三地創意最不受限的地方,卻輸在電影的根本─劇本。
這次得到終身成就獎的張永祥是最佳編劇,他編寫了120 部電影劇本,他認為自己是「生在最美好的年代」,名導演楊德昌則認為自己是「生在不幸的年代」,但創作力不論遭逢幸與不幸的年代,都可能有好的作品,若說台灣電影輸,不是輸在製作成本低、市場小,而是輸在劇本的不夠厚實,不論香港或大陸電影,這次居贏面的都不是大製作的電影,但是劇本都是紮實的好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