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病症狀 常誤診為關節痠痛

林亭妤 2016/11/24 16:40 點閱 14243 次
罹患巴金森病25年的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理事長曾國修,期間仍能工作、結婚、生子。(photo by 主辦單位提供)
罹患巴金森病25年的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理事長曾國修,期間仍能工作、結婚、生子。(photo by 主辦單位提供)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巴金森病」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一種,與中風、失智症並列高齡者的3大神經疾病。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24日提出「10大警訊」和「4大典型症狀」,盼民眾可免於徘徊多科別而延誤治療。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則說,巴金森病非老人專利,年輕人也可能罹患,雖目前無法治癒,但好好治療仍可以如同慢性病一般生活。

礙於對巴金森病了解不足,許多患者常徘徊在醫院多個科別如:骨科、復健科、家醫科、中醫、坊間民俗推拿療法等,平均要2年才可以確診自己罹患巴金森病。吳瑞美24日在「老化海嘯 敲響巴金森病警鐘」記者會上指出,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4~5萬名巴金森患者,專家推估,到了2030年,患者恐大增1倍。

「一般人以為罹患巴金森病,就會從此臥床不起,其實只要好好控制,一樣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現年53歲、罹病25年的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理事長曾國修指出,他已和該病共處20餘年,期間一樣能結婚生子、工作。

巴金森病在第一時間常被誤會為疲勞或關節痠痛。吳瑞美提醒巴金森病的「10大警訊」包括:靜態顫抖、關節僵硬、行動遲緩、走路碎步、平衡困難、字體變小、面具臉、講話小聲、關節痠疼、刷牙穿衣困難,「4大典型症狀」則為靜態顫抖(佔70%)、關節僵硬、行動遲緩、步態異常(共佔30%)等動作障礙,民眾如覺有異,就要盡速就醫。

「巴金森病出現動作障礙的原因,是腦內多巴胺分泌不足。」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醫師陸清松比喻,若人體大腦運動區是全身的動作指揮中心,則基底核就是參謀總部辦公室、多巴胺是負責傳送訊息的傳令兵、黑質部是培訓傳令兵的基地,「患者的指揮系統送出的指令不足,讓指揮中心無法正常的帶領肢體完成動作。」

陸清松鼓勵,整體而言,絕大部分的巴金森病患者都能夠有21年、甚至更長的病程,患者應樂觀、積極面對,勿過度沮喪;林口長庚神經內科醫師吳逸如也說,治療巴金森病是場長期抗戰,因此醫病關係如同夥伴,加上年紀越大、病情越晚期的病患,越容易出現非動作障礙的典型症狀如:失眠、便祕、憂鬱等,因此良好的醫病關係和溝通,也是影響治療成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