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擇結果 對東亞局勢的影響研討會(中) (20161115 台北論壇基金會逐字稿)

醒報編輯部 2016/11/15 10:18 點閱 873 次
嚴震生、賴怡忠、沈呂巡、程建人、蔡得勝、蘇起、裘兆琳。(photo by 林佳楠/台灣醒報)
嚴震生、賴怡忠、沈呂巡、程建人、蔡得勝、蘇起、裘兆琳。(photo by 林佳楠/台灣醒報)

主辦單位:台北論壇基金會
主持人:程建人 (前外交部長、駐美代表)
與談人:蔡得勝 (前國安局局長)
    沈呂巡 (前外交部長、駐美代表)
    裘兆琳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賴怡忠 (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嚴震生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蘇起 (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
整理:謝宜帆、林佳楠、楊穎軒、李駿民、林燕愉


「裘兆琳:如自東亞撤退 中共必趁虛而入」

主持人:第三位請裘兆琳教授來發表意見。裘教授是馬里蘭大學博士,在中央研究院任職研究員的時間很長,期間曾擔任國安會的副秘書長、駐美國代表處副代表、兼有學術跟實務的經驗。

來自川普的威脅

裘兆琳:很高興有機會來跟大家討論川普上任之後可能對東北亞造成的影響。

我想大家都記憶猶新,川普在競選期間,曾經表示中國大陸需要幫助解決北韓的問題, 否則他就要課中國45% 的稅。後來,他又稍微轉了一個彎, 說「45%的稅是指威脅」。當然,他也把話講的很清楚,那是若中國並不合作的後果。

另外恐怕也是「威脅」的, 是他要求日本、韓國付出更多的軍費。日、韓兩國表示已經負擔了很多的軍費,日本付了5 成、韓國付了4 成,川普卻反問:「為何不是100%呢?」在商言商,我也把它解讀為一個威脅(threat),就像上面提到45% 的稅一樣。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未來東北亞會朝著一個怎樣的方向發展呢?過去從來沒有一個美國總統候選人發出威脅,說如果對方不付出更多軍費,就要退出駐軍。後來日本有媒體再作解讀,發現川普從此就沒再提及日本了。

由於他先前在競選期間所講的狂話,之後我們就看到在9 日下午,包括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的股價,都出現下跌的情況。

日本、韓國、以及我們台灣, 都同時召開了國安會議。

新政府成員對台友善

看來,美國的新政府上任, 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就如剛才所說,我們還不知道團隊的成員,不過最近幾天有幾個名字上榜了。聽到這個名單,也許我們兩位駐美大使就會感覺好多了。

第一位是紐特.金瑞契(Newt Gingrich),他曾在90 年代擔任美國眾議院議長。在他任內,李登輝總統曾到美國訪問,國會通過了相關的決議, 而當時眾、參兩院與現在一樣,都是以共和黨為多數。

第二位新政府成員,是大家都記憶猶新的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他對台灣非常友好,有很另類的觀點。第三位是鮑伯.寇爾克(Bob Corker),他現時是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主席。在他任內的過去幾年,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台灣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 ICPO) 等等的議案。當然,以上也只是報紙上一個「點名」的名單而已。

日韓提高軍事預算

國防部方面,現時人選有三名,其中一位是傑夫.賽辛斯(Jeff Sessions)。賽辛斯是參議院環境暨公共工程委員會的要員之一,而他就如剛才沈大使所提到,我們都知道他對台灣非常友好。

而另外一位密蘇里州的前參議員,是米特.羅姆尼2012 年競選總統時的重要助選員。他當時有支持美國對台出售F-16C/D 型戰鬥機,並認為歐巴馬拖拖拉拉,態度不妥。

讓我們再回頭看東北亞的形勢,川普過去在競選中所講的話,日本、韓國都召開緊急會議,做出相對的因應政策,並可能提高軍事預算。事實上, 日、韓早於去年就提高了軍事預算,不知就美軍駐軍費用方面,是否有負擔更多的打算。

最近我亦曾到訪韓國,在路上有看到以川普命名的建築, 高聳入雲。川普表示,他在日、韓認識很多朋友,知道這兩個國家都很有錢,所以都應該負擔更多的軍費。我覺得,有關軍費一事大剌剌的講出來,很傷感情。在未來,美國跟日本、韓國的軍事聯盟,會否有質的改變,我們要加倍注意。

中共可能趁虛而入

川普在未來可能有打算,減少美國聯邦政府20 億兆的巨額債務,他把重心慢慢的放在國內,對外國承諾會追逐漸減少。他曾提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沙烏地阿拉伯要負擔更多的錢。若他因而使美國與北約的關係變質,就會影響地區的不確定性。如果未來美國無意介入紛爭,中共就有可能趁虛而入。

最近我們可以看到,美國與菲律賓兩國之間的關係迅速變化,但若美國的承諾在未來讓盟邦覺得有所疑慮的話,又會否讓中共有更多的理由和藉口從菲律賓開始,去分化美國在亞洲的盟邦呢?從菲律賓的例子來看,中國大陸可以做的事情其實非常多。

過去多年歐巴馬政府推行戰略平衡政策,好不容易把美菲關係經營起來了,美國也給了菲律賓很多的援助,沒想到換了一個總統,就換了腦袋。菲律賓表示,會在未來兩年結束外國駐軍,而這個兩年的想法,我認為是從英國脫歐學來的。英國表示,脫離歐盟要兩年,而這兩年其實是談判的時間。

台灣需作出反應

如果川普未來兩年跟菲律賓的關係不好,也會影響美國在區內的盟邦對美國的信心。所以在川普上任後,以及現在開始,就應該展開戰略溝通。而台灣國內也應該作出因應的對策,讓川普理解民主台灣能夠繼續茁壯成長,並且在亞太地區有重要的戰略價值。

根據報導,韓國、日本都已經派出專人到華府去作進一步了解;這並不是川普要怎麼做的問題,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對台灣而言,我們不能只看著川普身邊對台友善的參議員們,就認為未來美國的政策會對我們好,而是要去想我們能怎麼做。剛才沈大使提到兩岸關係的確值得注意。

蘇起教授是九二共識的倡議者,不過他也很明白以現在的兩岸關係,最好是尊重大多數的民意。現在有88.9% 的老百姓希望維持現狀,保證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讓台灣跟對岸能有進一步的合作。

兩岸應維持和平

在上星期,我曾經有機會參加國內的一次會議。有幾名藍營的前國安會官員表示,如果能夠在中華民國的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下界定兩岸關係的話,在國內達成共識,就能繼續推動兩岸關係。

現在的問題是,在國內有很多不同的見解,如果大家能順著88.9% 的民意維持現狀,以中華民國的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作為推動兩岸對談的基礎,我們可以來看看是否可行。

台灣需自強

而未來美中台的關係,在新的美國總統誕生後,我們除了研究他競選時的言語以外,更重要的是讓美國知道,在亞太的戰略觀點來看,讓自由民主台灣繼續存在、茁壯是絕對有利美國的。

另外,歐巴馬總統也曾經表示,中國是一隻八百磅重的大猩猩。台灣要怎麼跟八百磅的大猩猩談判呢?我們會需要美國、亞太所有的個國家,以及歐盟來協助我們經濟上的發展,在外交上我們才能參與更多國際上的功能性組織。

在軍事上,我們尤其需要美國的協助。台灣要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才能與對岸對談。如果台灣表現傾斜,在經濟、軍事上都失去平衡的話,就如希拉蕊在2014 年的受訪時提到, 若經濟過度依賴某一個市場, 最後會影響到政治的獨立判斷。

她特別引用了烏克蘭跟俄羅斯的關係:烏克蘭所有的能源都依賴俄羅斯。當然我們可以預見、美俄的關係可能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兩國的總統是惺惺相惜,但兩個聰明人是否有能有新的火花,使得中東地區如敘利亞局勢的棘手問題能有新的解決方式,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賴怡忠:川普個性不會晉用反對者」

賴怡忠:很榮幸跟大家討論川普當選。實際上,現在大家對川普的共識就是,不曉得他到底在想什麼。不止台灣, 很多國家都對他不熟悉。開票時,看著川普一路領先、可能超過270 票,我開始收到很多郵件、和許多台灣及外國友人討論,到底是哪些人支持川普,大家都不是很清楚。

川普用人值得思考

一路選來,川普不僅要面對希拉蕊,還要面對黨內的重擔,就像我們所看到的,共和黨有50 位、100 位知識份子公開反對他。根據我所知道的共和黨和川普的個性,他們對於選前背叛的人,選後不會手軟;而有背叛記錄的人,只要領導人還在位的時候,亦永不錄用。因此,當我們要去瞭解川普的內閣,我認為這是蠻重要的因素。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分析的重點可以集中在哪些人會被選用。就美國的政治時程來看,我們可以觀察11 月15 日共和黨眾議院議長保羅‧ 萊恩能否繼續連任。萊恩和川普的關係相當冰冷,所以我們可以預期到共和黨黨內會發生鬥爭,至於它會什麼時候展開、擴展到什麼程度都要注意,都會影響到共和黨內的權力如何分佈,以及會出現何種世代交替。

從2008 到2016 年,我們可以看到共和黨內部的經營和變化。傳統共和黨以茶黨為主要勢力, 目前看來,茶黨的力量並沒有退散,反而由於川普的勝選,在黨內8 年鬥爭開始占上風,甚至成為主流。因此,未來看到的所謂共和黨新的世代交替裡, 茶黨這批人的地位會越來越高, 這是一個要注意的現象。

共和黨內部也在爭奪

另一方面,這也牽涉到到底什麼樣的人會被川普選用在內閣裡面?剛才,裘教授提到,無論是《Political》或《Newsweek》都有提到,John Burton、Newt Gingrich、Rudy Giuliani、Bob Corker、Jeff Sessions 等人選, 許多是前參議員、前參議長、前紐約市長等政治人物,這些人從頭到尾都在川普身邊,將來可能會獲得較高的位置。


(據外媒報導,Rudy Giuliani( 圖) 一直都在川普身邊,他的角色將在日後變得非常重要。photo by wikipedia)
日昨我問了川普的顧問,他們向我證實兩點,Giuliani 和Newt Gingrich 的角色會變得非常重要,超乎我們的想像, 但是成為重要角色是不是一定要當官?畢竟這些人選中,有人當過眾議院議長,在美國的地位排名第三,現在若擔任國務卿,地位排名會是第幾名、對他來說是demotion 還是promotion ?這要看當事人自己的意見。

之後要看川普施政的一個關鍵是,哪些人會進到內閣裡面。另外,在共和黨的內部鬥爭, 是哪幾股勢力在進行爭奪,我們都要弄得很清楚。

再來,從現在到明年1 月20 日新總統就職前,這段期間會有一些事件值得我們注意。首先就是下周的APEC 會議。此次即便這次川普當選,他也不是獲得全面的勝利。畢竟,希拉蕊是敗在選舉人票,但在一般的票數上還是比較多。

TPP 是決戰點

所以,民主黨還是有相當的實力,共和黨並沒有獲得完全的勝利,即便它在眾議院、參議院或行政部門中都握有主導權。對歐巴馬來講,他會思考川普哪些政策會成為他的助力和阻力呢?以TPP 而言,相對於希拉蕊,川普拒絕TPP 的態度更加明確。那麼國會議員會因為川普的態度而不管TPP 嗎?

另一方面,歐巴馬的貿易代表Michael Forman 一直向其他國家的tribute representative 說, 歐巴馬會催促美國國會在聖誕節之前通過TPP。但是,現在大家面對川普的態度,以及共和黨內的分裂,會有一群共和黨人想在此時讓TPP通過,給川普下馬威、讓他知道上任後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如他所願。

但是,他的敵手會如何處理、而他又會用怎樣的政策形成政治訴求,TPP 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決戰點。另外,歐巴馬在這周內部政策過程,會得到什麼訊息,帶到APEC 時又會展現什麼東西, 也是我們可以觀察的。

當大家在討論TPP 會不會通過及其未來的發展時,反而是要觀察共和黨在最近一周內的分裂、其他黨員和川普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怎麼利用歐巴馬在TPP 議程上的政治力量。因此,我不認為TPP 現在可以完全被否決。

反對他的不會晉用

再來,如沈大使所言,川普用的人不多,他用的人都不是共和黨外交圈的那些人。我們昨晚看過名單,凡是罵過他的和反對他的,他就不用,其中包括一大堆AEI(美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學者。傳統基金會有受川普委託找一位法官人選, 因此該會應該也有人入閣。

因為美國政治時程的關係,1 月20 日新政府上任後,最快能夠在2 月初就職的,大概只剩上面那幾個頭,包括國務卿、國防部長等,而與台灣有關係的官員名單則會較晚公布。

這有兩種可能性,事務官的角色變得很重要,尤其是以日常的事務運作而言。但另一方面,不需要國會任命的這些官員,特別是NSC(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的官員,對中國、台灣等亞洲國家的影響力很大。2001 年時,美國對台計畫很多是從NSC 出來的。

所以,我們在和川普新政府交涉時,要思考怎麼透過NSC 處理台美關係,他們的重要性可不亞於一般的事務官,到底NSC 團隊會有哪些人,會不會是幾周前有來過台灣的那些人,也值得觀察。

美中關係競合不定

至於美中關係,兩國到底是競爭合作、或美國與其亞洲同盟之間的關係發生什麼狀況,我們的判斷多根據川普在競選期間的談話,有些話或許是記者堵麥克風堵出來的,不過如果是他在正式的政治演說所講的,當然不一樣,但有些話是除了他自己講、他的顧問也有提過,例如說要跟俄羅斯合作處理敘利亞問題,這就需要注意。要分析未來川普和亞洲的關係時,我認為還不能這麼快下結論。

日韓同盟關係恐生變

過去不管是2001 年還是2009 年,都有一個情形很有趣,中國會對美國新政府進行一些測試行動,看看它有什麼反應。2001 年有南海上空撞機事件,2009 年3 月則出現Impeccable(美國音響調查船無瑕號)在南海被中國騷擾,也是相當嚴重。

最後一點,我身邊日本和韓國的朋友之前講到川普都是咬牙切齒,因為川普要撤軍。但實際上,日韓人士最氣的不是美國要從亞洲撤軍,而是川普利用撤軍要脅日本和韓國,要他們負擔更多的軍費。日本及韓國與美國都分別簽有SOFA(駐軍地位協定),其中有財務負擔的問題。川普認為,美國派出軍隊來保護你們,卻是美國要負擔費用,為什麽不是受保護的國家要負擔?

未來,美國與其亞洲同盟到底會不會因為軍費問題出現爭論呢?但如果只是軍費問題,應該都是可以協商的,這跟之前講的撤軍就不一樣。實際上,美國總統說的和做的有很大差異,這在過去也有前例。例如1976 年卡特上任時,說要把朝鮮半島的美軍全部撤掉,結果他撤了多少? 至於說到要同盟國負擔更多義務,1969 年尼克森也提過,亞洲的事務要亞洲化,亞洲國家要負起更多的責任。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現任官員不見得一定要遵循過去的做法。但是,真正決定這些事情發展的,是內部政治結構動力的改變。新任政府會帶來怎樣的人, 這些人對同盟關係有什麽看法, 以及明年3、4 月中國會不會出現測試美國新政府底線的磨合行為,對我們來說都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