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綜合報導】針對近40家德國企業已被中資買下來,中國市場卻沒有平等對德開放,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里爾31日公開表示,將於訪中期間處理這個衝突。由於加布里爾剛撤回中方收購芯片設備生產商愛思強的許可、引發北京不滿,德媒擔心此行可能會衝突不斷。
《德國之聲》報導指出,身兼社會民主黨黨主席的加布里爾31日帶著60位企業家出訪中國,他們將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等人會面。至於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是否會出面接待,還沒有確定的消息。
德憂技術外流
此次中德會面並未計畫簽署任何協議,也沒有要公開談論併購爭議,但德媒認為,併購爭議是中德對話的隱形議程。2016上半年以來,中資已買下37家德國企業,其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公司」被認為是最具指標性的收購案,也引發德國對中國搶購高科技企業的恐懼。而當德國政府拒絕通過愛思強的併購許可,德國對中資的態度,已從擔憂轉為公開拒絕。
加布里爾曾表示,「我能理解,中國不是只想當加長型的工作台,他們也希望提升企業的價值和技術。」但他認為,這些交易必須在公平的規則下進行。他也說,「我們必須保護自己,免於不公平的商業競爭,」德國人會想了解企業的收購者是誰、他們的政治及商業目的又是什麼。
經濟保護 在德抬頭
對於愛思強收購被拒,中國可吞不下這口氣。中媒《新華社》就批評,此舉是「不合時宜的政策動向,」他們也擔心,貿易保護主義在德國抬頭對中國企業不利。《德國之聲》報導則指出,加布里爾抵中前,中國外交部長曾召見德國駐中特使,傳遞官方表達抗議的聲明。
另一方面,德國企業對於政府抵制中國的舉動表示擔憂,也持續向經濟部施壓。
據《德國之聲》另一則報導,戴姆勒汽車的執行長澤臣表示,「德國之所以成為商業重鎮,就是因為產業與國家政策是保持距離的。」他認為,應該繼續維持兩者的分離,而且政府「經濟保護主義式的干預」不會成功,畢竟「政府若樹立藩籬加以保護,只會讓國內企業萎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