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實習記者江欣平台北報導】「雖然現在我還是沒有學會賣芭樂,但是我仍可以做很多事情。」微電影<賣芭樂>的片尾說道。紙風車劇團首度嘗試拍電影,由導演柯一正執導,將兒童故事改編成劇本,1日首映現場笑聲連連。柯導說,期待帶給孩子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啟發孩子的創意。
故事<賣芭樂>的作者為紙風車劇團執行長李永豐的妹妹李美玲,描述她小時候去市場賣芭樂,因為害羞不敢叫賣,而遲遲賣不出芭樂,後來哥哥李永豐出手相救。李美玲希望藉由故事,能讓容易畏縮害怕的孩子了解到,許多事情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有時害怕是自己給自己的想像。
飾演兒時李美玲的紀姵岑,從小看紙風車劇團的演出長大,在劇中把因害怕而哭泣的情節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分享,「一開始接到邀約時很緊張,開拍後卻覺得蠻有趣的。」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李美玲等人也在當中客串演出。
70年代的台灣是兒童電影的天下,甚至有專門播放兒童電影的兒童戲院,然而近年來專為孩子所拍的台灣電影卻少之又少。紙風車一直希望透過戲劇將台灣在地文化介紹給孩子認識,李永豐說,「希望讓無法到劇場看兒童劇的孩子,至少可以在手機上看兒童電影。」
<賣芭樂>會穿插在紙風車劇團將於5日開演的新戲<屋頂站在屋簷上>,分別以繪本、電影和人偶呈現故事片段,柯一正期待讓孩子看見用三種形式呈現同一故事的巧思,藉此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創意、美學、愛和關懷是小孩未來最大的競爭力。」回憶自己從小看野台戲等表演長大的柯導說,讓孩子親近、喜歡藝術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