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分級醫療 醫:支付制度帶動

林亭妤 2016/10/20 12:57 點閱 10602 次
健保署20日舉辦「推動健保法43條分級醫療」公聽會。圖為民眾在醫院等候示意圖。(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健保署20日舉辦「推動健保法43條分級醫療」公聽會。圖為民眾在醫院等候示意圖。(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急診室塞爆、病床位關說,醫療資源的濫用讓醫療品質大幅下降。」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20日指出,民眾濫用醫療資源的問題是制度造成的,太過便宜的掛號費、藥費,讓民眾「沒事都想去看醫生」。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曾梓展也說,醫療制度要永續經營,必須先由支付制度來增強國人對健康的責任感。

健保署20日舉辦「推動健保法43條分級醫療」公聽會,健保署長李伯璋鼓勵與會醫師學者多提建議。亞洲大學教授、前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現況是醫學中心門庭若市、急診室裡擠滿推床,這樣的醫學中心品質還優良嗎?他認為,當民眾不管病症是大是小,都趨之若事前往醫學中心的時候,換來的只是等待、焦慮和人情拜託。

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智長曾梓展代表基層診所提出想法,支持健保署推動增加部分負擔以促進醫療分流。曾梓展表示,現行制度讓醫療體系大量市場化、商業化、民眾就醫自由化,但到處轉診的醫療照護品質並不是最好的,不僅沒有連續性治療,多個醫師之間對病患的病情判斷也不全然相同。

他認為,病人就醫要有合理限制,除提升就診負擔外,藥費也要適當提高,假若以C肝治療費高達25萬為例,病人自費200元跟自費5萬元,對醫療資源的珍惜態度就會不一樣,第一,減少病患沒事看病的壞習慣,第二,提醒民眾不要隨意浪費藥品;當然,以上的狀況,針對弱勢族群都要有額外協助。

但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強調,推動分級醫療的現實面問題還很多,包括某些科別的普及性與分布性不足,如:罕病、精神科、泌尿科等,這些科別在偏遠地區可能非常稀少,要讓偏遠地區的病患去哪裡看病才是正確分流?政府資訊揭露是否足夠?從大醫院拿完慢性處方箋藥後轉診至基層診所,3個月後還是要再回到醫院,甚至因此花了更多的掛號費、交通費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