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20日舉辦「推動健保法43條分級醫療」公聽會。圖為民眾在醫院等候示意圖。(photo by 林亭妤/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1/157/big/%E5%9C%96%E8%AA%AA%EF%BC%9A%E5%81%A5%E4%BF%9D%E7%BD%B220%E6%97%A5%E8%88%89%E8%BE%A6%E3%80%8C%E6%8E%A8%E5%8B%95%E5%81%A5%E4%BF%9D%E6%B3%9543%E6%A2%9D%E5%88%86%E7%B4%9A%E9%86%AB%E7%99%82%E3%80%8D%E5%85%AC%E8%81%BD%E6%9C%83%E3%80%82%E5%9C%96%E7%82%BA%E6%B0%91%E7%9C%BE%E5%9C%A8%E9%86%AB%E9%99%A2%E7%AD%89%E5%80%99%E7%A4%BA%E6%84%8F%E5%9C%96%E3%80%82%EF%BC%88photo_by_%E6%9E%97%E4%BA%AD%E5%A6%A4%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E4%B8%8A%E7%A8%BF.jpg?1476939402)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急診室塞爆、病床位關說,醫療資源的濫用讓醫療品質大幅下降。」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教授楊志良20日指出,民眾濫用醫療資源的問題是制度造成的,太過便宜的掛號費、藥費,讓民眾「沒事都想去看醫生」。診所協會全聯會理事長曾梓展也說,醫療制度要永續經營,必須先由支付制度來增強國人對健康的責任感。
健保署20日舉辦「推動健保法43條分級醫療」公聽會,健保署長李伯璋鼓勵與會醫師學者多提建議。亞洲大學教授、前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現況是醫學中心門庭若市、急診室裡擠滿推床,這樣的醫學中心品質還優良嗎?他認為,當民眾不管病症是大是小,都趨之若事前往醫學中心的時候,換來的只是等待、焦慮和人情拜託。
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智長曾梓展代表基層診所提出想法,支持健保署推動增加部分負擔以促進醫療分流。曾梓展表示,現行制度讓醫療體系大量市場化、商業化、民眾就醫自由化,但到處轉診的醫療照護品質並不是最好的,不僅沒有連續性治療,多個醫師之間對病患的病情判斷也不全然相同。
他認為,病人就醫要有合理限制,除提升就診負擔外,藥費也要適當提高,假若以C肝治療費高達25萬為例,病人自費200元跟自費5萬元,對醫療資源的珍惜態度就會不一樣,第一,減少病患沒事看病的壞習慣,第二,提醒民眾不要隨意浪費藥品;當然,以上的狀況,針對弱勢族群都要有額外協助。
但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強調,推動分級醫療的現實面問題還很多,包括某些科別的普及性與分布性不足,如:罕病、精神科、泌尿科等,這些科別在偏遠地區可能非常稀少,要讓偏遠地區的病患去哪裡看病才是正確分流?政府資訊揭露是否足夠?從大醫院拿完慢性處方箋藥後轉診至基層診所,3個月後還是要再回到醫院,甚至因此花了更多的掛號費、交通費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