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添新員 大赤鼯鼠、穿山甲同居

鄭羿菲 2016/10/17 18:59 點閱 9372 次
動物園台灣區的保育廊道即將多一位新成員「大赤鼯鼠」,保育員為了替牠建夠高又能讓民眾觀察到的新家,煞費苦心。(photo by 北市動物園)
動物園台灣區的保育廊道即將多一位新成員「大赤鼯鼠」,保育員為了替牠建夠高又能讓民眾觀察到的新家,煞費苦心。(photo by 北市動物園)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動物園台灣區的保育廊道即將多一位新成員「大赤鼯鼠」!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17日受訪時表示,「這隻大赤鼯鼠是從保育中心救傷而遷住動物園的,但因左前肢截肢,所以決定讓牠與穿山甲同住,加入動物園大家庭。」保育員苦惱地說,「為了營造符合大赤鼯鼠居住高度的樹洞,又要適合民眾觀察視線,可煞費了苦心。」

大赤鼯鼠的全身長滿了紅褐色的細毛,並夾雜著黑色的毛,特徵是在體側有飛行皮膜,方便牠滑翔在森林之間,玉山國家公園官網資料描述,大赤鼯鼠是台灣特有亞種,一般是生活在500至2000公尺林地的夜行植食性動物,雖中低海拔的天然林已被伐盡,但適應能力極好的牠們,近年來已被發現遷居人工樹林中。

「近期動物園與林務局合作的救傷收容計畫,成功地救活了一隻大赤鼯鼠。」曹先紹17日受訪時表示,牠因左前肢受傷而被發現、救治,但救治成功的代價是必須截肢。曹先紹嘆口氣說,一般野生動物救治完成後都會野放,但這隻大赤鼯鼠因為截肢,故評估結果並不適合野放,園方便決定在台灣區的保育廊道為牠建構新家。

保育員說,大赤鼯鼠與穿山甲都是生活在淺山生態系的夜行性動物,且生活的空間高度不同,大赤鼯鼠是樹棲型、植食性,穿山甲則生活在地面層、以白蟻及螞蟻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互相影響不大,所以決定讓牠們比鄰而居,未來民眾可以一次觀察到兩種動物的生活型態,「但因大赤鼯鼠數夜行性動物,保育員們還在訓練大赤鼯鼠能將活動時間提早一點,在下午就能見客。」

「最辛苦的還不是讓大赤鼯鼠與穿山甲混居,而是替大赤鼯鼠蓋新家。」保育員苦惱地說,大赤鼯鼠白天都躲在樹洞內休息,但若樹洞太低會讓牠危機感劇增而不敢入住,但考量到民眾觀察動物的視線,也不能弄得太高,在決定高度的時候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