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被提名人 藍委:應更多元公正

江欣平 2016/10/12 18:52 點閱 9094 次
專家學者與審查小組委員在立法院對談。(photo by 江欣平/台灣醒報)
專家學者與審查小組委員在立法院對談。(photo by 江欣平/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實習記者江欣平台北報導】「大法官被提名人過去的所作所為都應被用放大鏡檢視!」藍營立委江啟臣表示。大法官同意權公聽會12日於立法院召開,立委們就被提名人黃瑞明、許宗力等人的背景,質疑其政治中立性。法界學者們也期待被提名人的專業、階級組成能更多元。

人民對大法官的期待是能超然獨立、公正、杜絕弊端、平息爭議,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表示,其政治中立程度,應被謹慎看待。他說,「身為民進黨立委丈夫的黃瑞明、同意立法處理黨產的許宗力等被提名人的適任性都引人質疑。」但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姜世民認為,應依被提名人是否有不法職業行為,來判定其是否適任,而不是依猜測去決定。

大法官身為法律最高解釋者,學者和委員不約而同提出多元組成的重要性,律師蔡昆洲表示,「由一例一休等案中可以看到,現今台灣階級跟世代爭議愈來愈明顯,大法官在審理時是否能跳脫自己身處的階級,維持公正,值得深思。」而財管雜誌發行人林定芃也指出,此次大法官被提名人多集中在憲法、民法專業,其他方面顯得較不足。

大法官受理最多的案件為稅務案件,然而人民勝訴率卻僅6%,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表示,「台灣稅務訴訟一直無法擺脫打不贏國稅局,和將判決複製貼上的負面印象。」林定芃也提到,即使人民打贏了國稅局,對方仍能再開新的稅單給人民,對他們極不公平。他期待大法官被提名人能提出適當的解決之道。

除此之外,大法官對於如社會矚目的事件也應有勇氣表達立場,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表示,「期待聽到被提名人對民間議題如死刑存廢,表達自己的想法,人民能藉此大致了解其觀念與性格。」

大法官的作為需要受到司法監督,然而台灣司法人員缺乏適當的評鑑機制,大法官表現得或好或壞,沒辦法確實被制裁。蔡昆洲律師說,「司法人員的考績制度獨立於公務員外,評鑑時對特優人數沒有限制,以至於高達99%的司法人員被評為優等,極不合理。」正常化司法人員的考績制度,才能使大法官的作為被清楚檢視和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