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醫師提醒秋冬之際,是心血管疾病病發的高風險期。(photo by 盧明正/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0/877/big/%E5%9C%96%E8%AA%AA%EF%BC%9A%E5%A4%A9%E6%B0%A3%E8%BD%89%E6%B6%BC%EF%BC%8C%E9%86%AB%E5%B8%AB%E6%8F%90%E9%86%92%E7%A7%8B%E5%86%AC%E4%B9%8B%E9%9A%9B%EF%BC%8C%E6%98%AF%E5%BF%83%E8%A1%80%E7%AE%A1%E7%96%BE%E7%97%85%E7%97%85%E7%99%BC%E7%9A%84%E9%AB%98%E9%A2%A8%E9%9A%AA%E6%9C%9F%E3%80%82%EF%BC%88photo_by_%E7%9B%A7%E6%98%8E%E6%AD%A3%EF%BC%8F%E5%8F%B0%E7%81%A3%E9%86%92%E5%A0%B1%EF%BC%89-%E4%B8%8A%E7%A8%BF.jpg?1475994904)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燒肉粽」寶島歌手郭金發,8日於敬老演唱會上高歌時猝死,死因疑似急性心肌梗塞,郭金發家屬表示,郭平日除了高血壓外沒有其他病史,且有固定服藥,今猝死令人措不及防。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方志元、林彥璋9日受訪都說,天氣轉涼之際,胸痛、心肌梗塞的門急診病患就會增加,提醒有高危險因子的民眾要特別小心。
許多民眾在第一次心肌梗塞爆發後,才知道自己罹患心血管疾病。高雄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方志元受訪時指出,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平常並不太會出現明顯症狀,也不一定會胸痛,因此當心血管疾病病發時,常讓他們及其家屬措手不及。
「只要具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平常飲食再清淡、有保持規律運動的人,都仍有心血管疾病病發的風險。」方志元表示,高危險因子如:年紀(45歲以上男性,55歲以上女性)、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家族病史等,平常就算沒有症狀,其實也要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如若等到病發時已經來不及,更多人在第一次病發就離開人世了。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彥璋則說,通常心肌梗塞和致命性心律不整引起猝死的機會最多,但郭金發因送醫前已沒有心跳,所以除非解剖,否則只能推估病因,無法歸納出究竟是何種原因導致他猝死。
「溫差大於10~15℃、濕度高的季節,容易刺激到心血管疾病患者。」林彥璋表示,天氣已經開始轉涼,高危險群因子的心血管病患,在早晨宜注意保暖。他解釋,人的血壓在早晨及傍晚時比較高,血管收縮力也較強,據以往的資料統計,秋冬之際的清晨,是心血管疾病病發、猝死風險最高的時候。
南部許多農民都凌晨3、4點就出門農耕、涉水,林彥璋提醒,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險因子、又上了年紀的農民,務必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