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遠見雜誌)推出了自己的最佳大學排行榜,本來是件好事,因為除了研究論文及學術聲譽外,也把教學及產學列入了考慮,並且考慮到學校的社會印象;但可惜其中的「教學」項衡量效標卻有重大瑕疵,以至於對排行結果產生重大的扭曲。
醫學院校都名列前茅
其實在這份報告裡也提到,他們評出來的結果設有醫學院的學校都名列前茅,他們也說是因為醫學院的生師比較低、經費較充裕、社會形象較佳所致。
然而更嚴重的是,他們用表面上與教學相關、實則跟真正教學內容與品質無關的生師比、學校總經費、每生平均經費及註冊率代表「教學」,完全沒有考慮與「教學」品質更相關的因素(教學投入面如課程、師資與教學方法)。
如此,不僅因醫學教學方式需要,致生師比必然較低的醫學大學表現特佳、設有醫學院的學校表現突出之外,設立較多獨立研究所的學校、研究生佔比較高的學校以及原來核准招生人數較少的師範校院(教育大學)等也會在這一項表現較佳,甚至於設有近兩年招生情況較差的理學、生命科學及教育類科研究所的學校也會因此被認為「教學」表現良好;因為他們都是空間設備需要多而學生少的領域。
計全校經費似是而非
全校經費更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數字,學校全校總經費之所以高,除了學校規模之外,幾乎都是因研究或產學經費高所致,它們與教學資源間往往是競逐的關係;也就是老師研究或產學經費越多,投入在教學的時間與精力就越少。用總經費或每生總經費高低來作效標,不過是對以研究所為主、設有醫學院、工程學院及生命科學院學校的變相拉拔而已,與「教學」實在沒什麼關係!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的評判此項「教學效標」,是因為我和一群有心的商管教授們正在力推商管教育的品質認證,不僅重視教學投入的質與量,也關心教育產出的成效,更關心學生品格與人際能力的培育。「惡紫、以其亂朱也」,真不希望這個打著全方位考慮的排行榜,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效應下,誤導台灣未來各大學的教學!
此外,這個評比列出的教學前20名學校與我參與教學卓越評審多年所知的各大學教學實況差異極大,甚至可以說「離譜了」!如此扭曲事實,對於真正認真從事教學改善的學校而言實在太不公平!
補充1:目前「以教學升等」的管道已開啟,有幾十個學校在試辦。雖然通過的人還不多,辦法也還有相當可改進的空間,但至少已開啟了一扇門。
產學升等則已進行了十年已上,但相對於研究升等,比例仍很低。我參與的ACCSB認證中心正在推動商管學院教師應增加產學經驗,要求我們認證通過的學校要擬訂具體辦法來協助教師增加實務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