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施明哲、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唐獎得主道納、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健亞生技董事長陳正。(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system/assets/images/000/030/649/big/%EF%BC%88%E5%B7%A6%E8%B5%B7%EF%BC%89%E4%B8%AD%E7%A0%94%E9%99%A2%E8%BE%B2%E6%A5%AD%E7%94%9F%E7%89%A9%E7%A7%91%E6%8A%80%E7%A0%94%E7%A9%B6%E4%B8%AD%E5%BF%83%E4%B8%BB%E4%BB%BB%E6%96%BD%E6%98%8E%E5%93%B2%E3%80%81%E4%B8%AD%E5%A4%AE%E7%A0%94%E7%A9%B6%E9%99%A2%E9%99%A2%E5%A3%AB%E9%BE%94%E8%A1%8C%E5%81%A5%E3%80%81%E5%94%90%E7%8D%8E%E5%BE%97%E4%B8%BB%E9%81%93%E7%B4%8D%E3%80%81%E5%8F%B0%E5%8C%97%E9%86%AB%E5%AD%B8%E5%A4%A7%E5%AD%B8%E6%A0%A1%E9%95%B7%E9%96%BB%E9%9B%B2%E3%80%81%E5%81%A5%E4%BA%9E%E7%94%9F%E6%8A%80%E8%91%A3%E4%BA%8B%E9%95%B7%E9%99%B3%E6%AD%A3%E3%80%82%28photo_by%E6%9E%97%E4%BD%B3%E6%A5%A0_%E5%8F%B0%E7%81%A3%E9%86%92%E5%A0%B1%29.jpg?1474887864)
【台灣醒報記者林佳楠台北報導】「能編輯生物基因資訊,是所有科學家的夢想。」第二屆唐獎生技醫學類得主珍妮佛‧道納在北醫大座談會如此表示。她也強調,基因編輯技術對醫療和農業有重大貢獻。主持座談會的台北醫學大學校長閻雲則指出,基因工程隱含許多倫理爭議,需要仔細討論。
道納26日下午到台北醫學大學分享CRISPR/Cas(常間回文重複序列叢集/常間回文重複序列叢集關聯蛋白系統)研發心得。與會學者另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施明哲、和健亞生技董事長陳正。現場有近5百位同學參加,提問熱烈。
「能編輯生物基因是非常誘人的事。」道納表示,CRISPR/Cas系統讓科學家可以編輯和修復特定基因及基因組的資訊。當在基因序列中發現突變基因時,科學家可切除有問題的壞基因、再填入新基因修復序列。對於癌症治療、農業改良、甚至是優生學都能有珍貴貢獻。
道納回憶,「原本只是想研究『人體內的細菌如何對抗流感」,在實驗過程中卻發現,細菌中有種特殊的「酶」,可以切開侵入病毒的DNA、並在切面改變DNA的組成。這項意外發現也成為CRISPR/Cas的理論基礎,吸引更多人前來與道納的研究團隊合作。
倫理爭議
道納的研究發現備受矚目,《經濟學人》也為文探討相關研究的後續影響。2015年刊出的「編輯人性」(Editing Humanity)一文,讚許CRISPR/Cas的醫療價值,但也指出各國政府應制定法律,明確規範基因編輯的使用權責,否則將可能引起不肖業者濫用,如竄改動物基因、只保留人類想要的特質等。
道納也提到,《Nature》今年曾刊出一文指出,美國已有人將CRISPR/Cas9用在大量生產蕈菇,但美國農業部完全沒有介入規範。對於政府不管,農業學家是興高采烈,但道納暗示,政府必須要意識到基因工程的利弊,制定法規有效規範。
道納目前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化學及分子暨細胞生物學系的教授,同時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她也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2015年百大影響人物之一。
唐獎頒獎典禮9月25日於國父紀念館舉行,6場大師座談分別在中央大學(漢學)、北醫大(生技醫藥)、台大法學院(法治)、中興大學(永續發展)、台南成功大學舉行(生技醫藥)。3場與高中生對談則於北一女、高雄中學、台北師大附中舉辦。其他系列活動為期一週,至9月28日為止。
CRISPR 基因編輯技術可能為優生學帶來重大變革。(photo by 林佳楠 / 台灣醒報)